
也因此,其被看做是继中小型纯电动客车之后又一快速增长领域,预计其需求市场可持续性强于中小型纯电动客车。
GGII统计,2015年中国电动物流车产量为4.48万辆。GGII预测:2016-2020年,电动物流车产量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0%,2016年电动物流车产量将达到10万辆。
比亚迪(002594)商用车销售事业部肖海平判断,中国汽车市场蕴含的40万亿市场空间中,物流车大概有7万亿的市场规模,这些未来都将会是电动物流车的天下。
面对巨大的市场机会,无论是车企还是配套的核心零部件企业,都亟待对于电动物流车的技术和市场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电动物流车现有车型的匹配性如何、应用难点有哪些?国产电动物流车发展历程,及未来市场前景如何?电动物流车电池、电机、电控、BMS、充电桩等现有供应链水平及配套如何?
6月24日,备受业界人士关注的2016高工电动物流车全国巡回大会将在深圳会展中心5楼茉莉厅举办。届时,来自电池、电机、电控、BMS、充电桩、整车、快递公司、货运公司等电动物流车产业链企业的300多位嘉宾将欢聚一堂,共同就“电动物流车行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互联网+”破解电动物流车难题
“物流行业现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倒逼其通过物流车电动化的方式来解决。”肖海平介绍,物流企业的成本构成中,有一半的成本是运输成本,因此物流行业陷入了“不超载不赚钱”的怪圈,也因为如此,物流车经常出现安全问题。
在深圳市民富沃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乐看来,电动物流车发展要避免虚火过旺,使用纯电动物流车取代燃油物流车,如果仍然沿袭以前的传统模式,会带来很大的弊端。比如充电难、购车成本高、维保成本高、运营效率低,只有创新改革商业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从2015年底开始,民富沃能率先推出大众租赁模式,即用即还,计程收费,移动快充,同城速达,汽车共享,巧治拥堵。通过互联网+物流电动车,以电动物流车为突破口,以物流需求为基点,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司机网、货物网、需求网、监控网、充电网、车联网、支付网七大网络平台,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众多资源,逐渐建立起一个新能源绿色通行产业的生态链。
“司机通过租车方式,不用买车、不用保养、不用加油,可以零门槛、低风险的实现自主创业梦想。以3吨物流车为例,租金仅为1.5元/公里,还提供免费充电服务,极大地降低了司机创业成本,为司机提供了稳定、可观的利润保障。” 深圳市民富沃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综合设计院总工程师谢世杰博士介绍说。
据了解,目前这一创新模式在深圳地区试点发展迅猛,深圳地区已建成租赁点超过200个,平均每10平方公里即有1个租赁点。短短2个月内,已有超过5000名司机入会,超过200家物流企业通过这一平台托运货物。
三元技术路线有望成为主流
除了商业模式的探索,技术路线的选择也是电动物流车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
“2016高工锂电供应链好产品全国巡回”调研显示,绝大多数动力电池企业都认为电动物流车市场大有可为并将其作为公司未来重要的市场份额。在技术路线选择上,考虑到安全性和续航里程等因素,动力电池企业普遍认为磷酸铁锂更适合电动大巴,而将三元电池应用于乘用车和电动物流车。
截止目前,远东福斯特、超威创元、比克、波士顿、力神、北京国能等动力电池企业都已经在电动物流车领域进行了积极布局,目前已向客户批量供应三元动力电池系统。
在车企的应用上,包括成都大运汽车、成都雅俊新能源汽车、一汽四川专用车、重庆瑞驰、北汽银翔、重庆长安、重庆力帆、东风襄旅、东风特汽、东风扬子江、东风股份等近二十家整车企业都在发力电动物流车市场,在电池技术路线上也以三元电池居多。
在日前工信部公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85批)的218款新能源车型中,有103款为电动专用车,其中电动物流车占比80%以上,电动环卫车占比1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公告中103款物流车车型中,71款采用三元材料路线、22款采用磷酸铁锂路线、7款采用锰酸锂路线、3款采用铅酸电池路线,三元电池占比从2015年的62%上升至69%。
“从方向上来看,我更倾向于三元电池。” 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文杰指出,三元电池更符合当前乘车轻量化的要求,但是最终还要看政策落地。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专用车部常务副总谭小川也认为,从长远来看,三元电池由于能提供更高的续航里程,更符合未来电动物流车的实际应用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