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以来,惠州6家上市公司中4家发布了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计划。发布时段正值A股大起大落之时,当时被外界认为是护盘之举,但对于有机会参与持股激励计划的员工个人而言,却是一件实实在在的高兴事。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能以象征性的1元价,获得公司股票,对员工来说是对个人职场地位的肯定和奖励,也是公司最具诱惑力的留人手段,能吸引和保留优秀骨干人才,增强企业凝聚力。但也有公司推出持股计划后,股价暴跌,持股员工面临账面浮亏的尴尬。
3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涉及资金近1.6亿
据了解,中京电子是今年最早发布员工持股计划的惠州上市公司,于4月发布草案。5月硕贝德发布计划,7月亿纬锂能也发布了相关计划。就连才刚挂牌上市的胜宏科技也于8月发布了股权激励计划。
其中,亿纬锂能、硕贝德、中京电子等三家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涉及资金近1.6亿元,而胜宏科技的激励计划涉及资金近2000万元。四家公司的员工持股和激励计划若按计划执行,将涉及331名员工。
据南都记者观察,早在2012年,TCL集团也曾通过一份3亿多元股权激励计划,规模“庞大、罕见”。
亿纬锂能、硕贝德持股计划近乎发福利
从目前的股价看,在惠州三家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中,亿纬锂能、硕贝德的员工持股计划较稳健。因为两个公司的员工认购价格均为每股1元。而亿纬锂能昨天的的收报价为每股17.46元,硕贝德虽然处于停牌状态,但收报价为10.12元。
按目前的股票价格来看,这两家公司参与到持股计划的员工就相当于发福利了。但这都只是账面盈亏,因为员工持股计划在完成购买后会进入一段时间的锁定期,过了锁定期才能出售。也就是说,亿纬锂能来说,2年后的公司股价,才是员工手头所持股票的真正价值。
中京电子推持股计划后暴跌员工亏没亏3年后才知
中京电子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时,公司股价为22元,员工认购价为每股17.54元。但昨日收盘时,中京电子收报价为7.46元,比员工认购价整整跌了10元。
如果员工持股计划真的完成,当股价跌破员工持股的购入成本时,员工是否也坠入被“套”风险呢?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中京电子锁定期为36个月,也就是说,员工的持股要三年后才能卖出。
换言之,三年之后的股价状况才会从真正意义上影响到参与员工的利益,而在此之前仅为浮盈或浮亏,“现在员工持股的风险较大,更加考验员工对公司的估值认知。”
为什么推行员工持股?完善利益共享机制
业内人士表示,推行员工持股的目的有三:一是建立和完善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公司、股东和员工利益的一致性,促进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从而为股东带来更高效、更持久的回报。二是立足于当前公司业务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公司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公司长期、稳定发展。三是深化公司总部和各子公司经营层的激励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保留优秀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提高公司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
胜宏科技46人获股权激励高层仅3人
与员工自掏腰包认购股票不同,股权激励则是一种纯粹奖励。胜宏科技采用的就是后者,8月4日发布公告,推出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321万股新股,约占公司股本的2.19%。其中首次授予289.60万股,预留31.40万股,首次授予的价格为20.97元/股。
公告披露,激励对象总人数为46人,其中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3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核心团队成员43人。
股权激励以部分股权作为员工奖励,使员工收入与公司经营实现直接挂钩。而限制性股权激励,是指公司出于安全和经营的需要,有附加条件或者限制条件地进行股权激励。但两者都要求激励对象要好好经营公司,在公司盈利达到要求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激励。
亿纬锂能每股认购价1元1万股起购
亿纬锂能的员工持股计划规模上限8000万元,每份认购价为人民币1元。单个员工必须认购整数倍份额,且起始认购份数为10000份,具体份额以员工最后确认缴纳的金额为准。
参加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总人数不超过200人,其中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1/6,管理人员认购份额占员工持股计划的总份额比例不超过30%。
●行权规定:本员工持股计划所获标的股票有锁定期规定。通过二级市场购买标的股票的,锁定期为12个月,自公司公告最后一笔买入过户至广发原驰,存续期不超过24个月,自本员工持股计划(草案)通过股东大会审议之日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