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自动驾驶的研发现在才开始慢慢见诸报端, 接近实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参与其中?原因很简单。
成本,技术水平
本世纪初,数字照相机的精度和价格才开始优于传统胶卷照相机。
即使在2015年的今天,谷歌无人车顶的激光雷达(LIDAR),六十四束激光,三百六十度扫描,其单个定制的成本还要八万美元左右。随着技术进步和大规模量产,未来几年内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车的成本中有望下降到一千美元以下。
2004年以后,谷歌才开始拥有自已的地图软件。而精确到厘米量级的地图数据和定位技术,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石。
处理器运算速度,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的技术也就是最近几年才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让电脑不断提高识别分析复杂的路况的能力,以迅速做出正确判断。
移动通讯技术2008年以后开始了第三代到第四代的演变,提供更可靠更快捷的无线数据传输. 而预计到2020年将铺开的第五代无线网络技术,有比第四代网络高百倍的带宽,更大的覆盖面,一毫秒以内的迟滞,将会极大增强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和实用性。
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局,提议把自动驾驶技术分为四级
第一级,单一车辆控制的功能,比如“自动刹车”,实现了自动控制。
第二级,至少两项功能可以同时自动化,比如“巡航功能” 和“保持在自己的道上” 的功能。
第三级,司机在特定场景完全放弃对汽车的控制,如果有需要,车会给司机足够时间的警告恢复人工控制。
第四级,车从出发到抵达停车, 全部自动化,无需人工干预。
只有真正到了第四级,无人驾驶技术才可以把人们从方向盘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目前的无人驾驶技术,还有哪几类主要问题需要解决呢?
第一个问题是,无人驾驶技术,不可完全严格遵守字面上的交通规则,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人性化的处理。
谷歌在最初测试的时候,遇到的问题是,如果严格按照交通规则字面上的意思指挥车辆,有时车开不动了。
比如常见的四个方向都有 STOP (停) 标志的路口,按照交通规则理论上说,每一辆车到了路口,要完完全全停下来,看看周边路口的车,让先到的车通过,然后再启动前行。但是由于大部分到达路口的车辆,没有全停下来,而是慢慢往前拱,所以谷歌的最初测试车辆等待了半天,无法通行.经过此事后,谷歌修改了软件,在有全停标志的路口,也采取缓慢往前拱的做法。
沃尔沃汽车公司设计的自动巡航技术,为了安全预防碰撞,在高速路上和前面的车保持相当的距离. 但由于这个距离空间足够大,导致旁边道上的车辆总爱换道时往里面挤, 反而使行驶更不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