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汽车创始人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日前在香港宣布准备在中国建厂的计划,这将对特斯拉打开中国市场的局面有很大的帮助,此前他就表示对于中国区的销量预期过高,显然中国区的销量表现令他很不满意。
特斯拉渴望在中国生产汽车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因为谁也没有想到特斯拉在中国会面临如此急转直下的局面,2014年4月份马斯克在北京亲自把首批8辆Model S交付给中国车主时,特斯拉在中国的市场前景被寄予厚望,一个被誉为“汽车界的苹果”,进入世界上最大的乘用车市场,怎能不擦出令人期待的火花。
然而根据特斯拉官方统计,整个2014在中国才卖了3500辆车,2015年前三季度也才3025辆,差不多全年4000出头,比去年略有增长,但是对全球5万辆轿车目标贡献十分有限。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却出奇的好。
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7.92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1.72万辆,同比增长3.5倍。销量暴涨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扶持,在能源、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地位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斯拉显然不愿意错过这个大好机遇。
销售低迷价格是主因
马斯克曾说,如果在中国建厂,特斯拉汽车的售价将会降低三分之一。目前Model S在中国售价为73.4万,其计算公式来源于美国售价的8.1万美元,加上3600美元的运输和装卸,1.9万美元的关税以及1.77万美元的增值税。虽然这个价格对比国外同售价的宝马740、福特野马GT500等车型的中国售价低了不少,但是在新能源车里面,价格还是偏高。
其主要在于,特斯拉没有享受到中国政府对电动车的财政补贴。包括购置税一项就高达8.5万的费用,以及地方政府的额外补贴,比如在上海市,政府对新能源额外补贴9.5万,某些可以本地购买的车型还有补贴,光这一项特斯拉就少了近20万的补贴。
与之对比的是,特斯拉在挪威可谓享受到了最佳的补贴待遇,不光减去了25%的增值税,还免去养路费、公共停车费、过路费,甚至可以使用公交车道。欧洲很多地方都给予特斯拉相似的待遇,并没有因为它是进口车而区别对待。香港是特斯拉汽车最密集的地方,主要原因也在于香港立法对新能源进行了大力补贴。
国内的地方保护主义使得特斯拉排除在补贴阵营之外,这就使得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合资进行国产化,相当于拿到了补贴牌照,不仅可以减免购置税,还可以获得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大约获得20万的价格减免。
此外,国产可以免去高昂的进口关税,降低运输费用,这两者大约可以省去2万美元的价格,即12万人民币左右。同时,廉价的制造业也可以降低人力成本,进一步压缩价格。
也就是说,一旦特斯拉在中国建厂生产,大约可以获得30万左右的价格优惠,大大提升特斯拉汽车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