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初的一天,牛电科技联合创始人兼市场副总裁张一博与同事们在公司加完班,由于时间太晚第二天又还要早起,于是就干脆选择在公司西边200米的如家酒店住下。
没想到这一入住就一发不可收拾,整个4月,为了小牛电动M1新品发布,整个公司核心团队几乎都是处于这种加班状态。
但进度依然不能令公司管理层满意。牛电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OO李彦昨日告诉腾讯科技,新产品发布的时间拖得太晚了。
而这场M1新品的发布会也确实显得比较仓促。前天下午,牛电科技还没与场地搭建带宽的运营商签合同;昨天晚上,小牛电动M1才从牛电科技位于江苏常州的生产工厂出发,运往北京的发布会现场。这颇具互联网公司的行事风格,一切都在忙碌中进行。
就在今天,牛电科技正式对外发布全新的四款多彩小牛M1系列新品,覆盖城市居民中短途出行全场景需求的M1顶配版、M1动力版、M1都市版和M1青春版。小牛电动M1系列将于4月27日开启京东众筹预售,并将于5月正式发货和开启正式销售。
据悉,M1系列产品将与此前发布的N1成为不同的产品系列,两大系列产品未来将同时销售。
牛电科技同时宣布,在北京和常州之外,还将在上海成立产品研发总部和创新实验室,专注于交通工具、智能可穿戴和物联网等方向的研发。
腾讯科技昨日独家专访了牛电科技多位高管,他们对小牛电动的未来和接下来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详细解读。
年营收目标20亿
52721,这是牛电科技推出的小牛电动N1截至4月20日的最终销量,与之相比,传统电动汽车厂商雅迪去年全年的销量高达350万台。在后者眼中,小牛电动的销量显得微不足道。
不过,体量虽小,但仍然不乏模仿者,牛电科技创始人胡依林昨日就饶有兴致地向腾讯科技展示了几家“参考”了小牛的公司。其中,一家名为“小羊电动”的公司,甚至连LOGO样式都参照了小牛,而另一家则在宣传上以“劲由心生”模仿小牛的“力由心生”。
张一博告诉腾讯科技,小牛电动今年有信心能够卖到40万台。这意味着,如果以小牛电动N1动力版售价4999元计算,今年牛电科技的营收目标将达20亿元。
不过,在外界看来,要做到年销售额是上一年的8倍也并非易事,尤其在牛电科技创始人件CEO李一男暂时性缺位的情况下,就意味着整个团队将面临更大挑战。
40万年销量的底气究竟来自哪里?李彦告诉腾讯科技,小牛N1去年实际上才卖了3个多月,第一台车从工厂发货时已经是8月了。“3个多月卖了5万多台,那么一年本来就应该卖20万台,我只不过翻一倍而已,而且我们产能也跟上了,品牌影响力也超过去年,你看了新车就知道我的底气在哪儿。”
张一博则补充说,去年其实是大家只看了发布会报道和京东众筹上的照片,根本没有真正摸过实体的车就去买了,但今年团队会在全国多地建设体验点,让消费者先试车再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