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值看,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锂电池材料产值规模达36.6亿元,同比增长9%,主要受益于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数码领域的手机(特别是高端手机)电池保持增长,平板、笔记本电池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从产量来看,第一季度正极材料产量16950吨,同比增长22.8%;负极材料产量12200吨,同比增长27.8%;电解液产量10500吨,同比增长23.5%;隔膜产量9850万平米,同比增长40.7%。隔膜产量增长最快,替代进口的比例进一步提升。
受益于动力电池的增长,动力型材料增长明显高于3C数码类。正极材料中增长最大的还是磷酸铁锂,一季度产量达到2950吨,同比增长149%,动力三元材料比例也正在逐步提升;负极材料国内主要以人造石墨为主,一季度产量7200吨,同比增长41%;功能型电解液比例提升至35%;隔膜方面,国产动力电池仍然是以干法单拉隔膜为主,陶瓷隔膜由于成本问题,在动力电池领域推广速度低于预期。
动力及储能电池领跑
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锂电池电芯产量为7216百万WH,同比增长30.8%。电动汽车应用终端是最大的增长引擎。
2015年第一季度应用于电动汽车的中国锂电池产量为1656百万WH,同比增长126%,是增长最大的需求端。
储能电池增长居于第二,2015年一季度产量为485百万WH,同比增长46.5%。受益下游分布式储能应用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全年储能电池有望获得更快增长。
电动自行车电池相比去年增速下降,同比增长为21%,主要原因在于锂电自行车出口增速放缓,国内增长低于预期。
消费类电池2015年一季度产量为4644百万WH,同比增长13.3%,保持平稳增长,主要受益于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移动电源和无人机等终端。
新能源汽车将超20万辆
201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54万辆,同比增长3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11万辆,同比增长4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7257辆,同比增长近5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4635辆,同比增长近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2374辆,同比增长61%。
GGII预计,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超过20万辆,主要原因是:(1)2015年是“十二五”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年,在这期间的推广目标是50万辆,目前完成量不到20万辆,距离完成目标相去甚远。各地方政府为了完成目标会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和采购力度。
(2)2015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大势已定,各地方政府补贴配套政策基本已经落地,车企不会延续之前的“观望”情绪,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及渠道构建方面将更加“给力”。
(3)在消费市场方面,2015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各大品牌百花齐放,诸多优秀品牌也得到市场的检验,消费者的认可度得到提升,部分购买需求潜力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