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分析 > 充电宝变“充电爆”?记住这样能救命!

充电宝变“充电爆”?记住这样能救命!

来源:锂电网 | 作者:admin | 分类:分析 | 时间:2018-02-26 | 浏览:8313
文章顶部

锂电网讯:锂电安全问题一直是行业的敏感话题,尤其是出现在公共场所的安全问题上。

2月25日,南方航空一趟从广州飞往上海的航班在乘客登机过程中,一旅客所携行李在行李架内冒烟并出现明火,所幸处置及时并未造成进一步损害,根据南航官方公布消息,事发原因为旅客所携带充电宝冒烟并着火,事发时充电宝未在使用状态。

2612.jpg

无独有偶,记者注意到,2月3日,在广州地铁一列车厢座位处亦发生了一起因充电宝突然冒烟着火的事故,当时该乘客正准备从背包里拿出充电宝给手机充电。

安全隐忧犹在

广东省最近进行的充电宝质量抽查表明,市场上确实存在着不少质量低劣、安全性能很低的产品。日前,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17年广东省移动电源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公告,结果显示,80批次充电宝产品当中,29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发现率高达36.3%。检测发现,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重力冲击和阻燃要求两个方面。

此次广东不合格的29批次充电宝产品中,重物冲击项目不合格的就达到18批次,阻燃项目不合格达14批次。

今年1月初,深圳市市场监管管理局也组织开展了移动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检测22家单位的31批次产品,发现不合格产品28批次,其中不合格项目包括防火防护外壳的材料、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志、有害物质标识、环保使用期限标识、热滥用等。

上述提到的外壳防火阻燃,指的是在充电宝电芯、电路短路或者机械作用等原因,引起爆炸和燃烧事故时,外壳被点燃后自主熄灭,可阻止电芯自燃产生的进一步危害。

记者了解到,充电宝外壳是设备最后的保护屏障,它的材质除了影响充电宝的稳固性、实用性、便携性,更是使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分金属材质和塑料材质,前者防火阻燃,但更重一些,携带体验较差,后者塑料材质携带轻松更轻便,但缺点明显,防火阻燃能力不如金属。

“充电宝容易着火乃至爆炸,说明外壳阻燃能力不行,很多充电宝号称其产品应用多重防护,尤其是外壳材质更是被大力宣传,金属的也就罢了,凡是塑料材质的,基本都被冠上(拥有)防火阻燃功能。”一位电池行业人士向记者解释称。

此外,容量虚标现象在行业中也非常常见,不少充电宝标称容量是1万到3万毫安时,但是实际测出来的结果往往低于该数据,有的甚至不到五千。

同时,南航飞机着火事件发生之后,有网友提出质疑,认为空姐使用瓶装水灭火的方法不够专业,为何不使用灭火器?

2613.jpeg

锂电池飞机上着火咋办?记住这样能救命!


事实上,对于锂电池在机上着火的标准操作处置方式,国家民航局有详细的明确规定,其中第一条就是:


因为锂电池存在特殊危险性,海伦灭火器(卤代烃)是无法彻底扑灭的,只能扑灭外部火焰,阻止周围物品燃烧,而水灭火瓶既可以消除明火,又有一定的冷却作用,是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置的首选。


所以,机组人员的处理方式是十分专业、得当的,从视频中也能看到火被迅速扑灭。


另外,民航局还规定:


- 禁止使用灭火毯等类似用品覆盖或包裹锂电池或含锂电池设备灭火,禁止移动或从行李中取出正在起火、冒烟的锂电池或含锂电池设备,禁止从含锂电池设备中取出正在起火、冒烟、发热的锂电池。


- 在有效实施灭火处置后,应立即用水或其他不可燃液体对锂电池、含锂电池设备或相关行李进行淋洒冷却降温,防止锂电池复燃。


- 确认冷却后的锂电池或含锂电池设备状态稳定后,由做好个人防护的人员使用注入水的垃圾箱、冰桶等辅助工具将其移动至盥洗室、操作间、最低爆炸风险区等风险较小区域,指定客舱机组人员。


还有网友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和证明:机上锂电池起火的处置方法、培训手册及大纲就是要求以最快的速度灭火,乘务员在提供餐饮服务的时候,最快捷的处置方法就是用大屏矿泉水,而后放入卫生间洗手池,浸泡在冷水里面,并派专人看管。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