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网讯: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日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新能源汽车小镇”启动建设,中国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总部基地和20余家汽车创新领域龙头签约入驻。春节过后首个工作日,深圳坪山区与深圳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将共同发起总规模30亿元的坪山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吸引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坪山落户发展。
联盟理事长、深圳沃特玛电池公司董事长李瑶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联盟将充分利用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抓住黄金机遇期,努力让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领跑国际
2000项专利“智造”超强电池
春节刚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最低温仍处于冰点以下。在寒冷的街头,随处可见搭载沃特玛电池的电动公交车。
“零下30摄氏度,装载我们电池的汽车也能照常跑。”沃特玛电池研究院院长饶睦敏自信地说。电池,被称为纯电动汽车的“心脏”,而低温则是“电池杀手”,不少电动客车在冬季都难以正常行驶。
沃特玛的底气来自哪里?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其位于深圳市的“智慧工厂”。生产全线都实现了自动化,一条生产线原先需要125人,现在只要20人。单这一项,每年就节约成本1000多万元。
据介绍,最近三年沃特玛技术研发投入增长40倍,实现了一天一个专利的速度。截至今年1月,沃特玛拥有1600多名研发人员, 2000余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98项、国际专利42项,主要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5分钟充电80%电量、零下30摄氏度正常行驶、动力电池8年质保……良好的产品质量保障,让沃特玛不断开疆拓土。目前,配备沃特玛动力电池系统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国内34个省市,产品远销6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均行驶里程超过800万公里。据介绍,在去年1—9月动力电池出货量排名中,沃特玛位列全球第四、国内第二。与此同时,沃特玛再次入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位居第113名。
多方共赢
共享物流车畅行全国66城
“租车,就点‘我要租车’。充电只用扫码,要是附近没有充电桩就点‘请求补电车’,很快就能搞定。”在深圳市新沃运力公司门口,一位司机打开“新沃运力”手机APP,开心地向记者介绍功能,“搞物流不用买车,充电也方便,电费比油费花得少,这买卖划算啊。”
2016年,作为中国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核心运营企业的新沃运力,在深莞惠地区试投放5000台纯电动物流车,通过O2O电动汽车共享,改变了传统物流业态的重资产模式。“共享新能源物流车,既能降低物流公司运营成本,也能释放油电差价,还能减轻交通拥堵,实现多方共赢。”新沃运力负责人赵乐说。
截至2017年底,该公司已在全国66个城市开展业务,总投放各型号车辆超过1.7万台,总行驶里程达到2亿公里,公司单月业务收入超过亿元,油电差价的红利让货主、运营商、司机多方受益。
新沃运力背靠联盟,共同构建了智慧交通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对纯电动汽车、移动补电车和充电桩等车辆和设施的统一管控。还与制造、商业、客运、物流等领域各类伙伴合作,共同打造智慧交通生态圈。
变废为宝
回收利用万吨废旧电池
一辆新能源汽车从“出生”上路到“寿终正寝”,实现全生命周期安全无污染,才算是真正的环保车。“到2020年,我国报废新能源汽车数量将迎来高峰,动力电池报废量将超过24.8万吨,大约是2016年报废量的20倍。如何有效应对‘报废潮’,需要重点考虑。”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说。
日前,沃特玛电池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动力电池梯级再生利用战略协议,成为中国铁塔的战略合作伙伴。沃特玛电池将为其供应梯级电池。此外,沃特玛还将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一起,作为梯次电池利用标准起草和梯次电池残值估值两个小组的核心成员,参与行业和产品标准制定。
“将退役的动力电池应用于储能领域,不管是经济性还是环保性,都具有一定优势。随着社会对环境污染、碳排放等问题越来越重视,对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已成必然趋势。”联盟副秘书长王晓飞说。
握指成拳
千企实现“海陆空”全覆盖
“发展新能源产业,在全球都是新课题。产业链企业开放合作、协同创新,是行业发展必然。”秘书长王学强这样表述联盟成立初衷。
2013年10月,由理事长单位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牵头,联合18家上市公司共同发起成立联盟。2016年11月,联盟被认定为国家级新能源科技产业组织。目前,联盟拥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及上市公司,近200家核心企业、1000余家会员企业,产值累计突破5000亿元。
截至2017年底,联盟企业已在全国17省34市投放运营纯电动汽车4.5万辆,建成汽车租赁网点近千个;累计投放移动补电车2300台,建设充电场站500个、充电桩超5000个;打通了国内最长充电线路——湖北十堰至内蒙古呼和浩特,全长1173公里,实现纯电动物流车千里干线运输,基本完成全国“三横三纵”城际充电网络建设。“通过创新合作,联盟实现了海陆空新能源产品全覆盖。”王学强自豪地说。
联盟与国内36家知名整车厂商协同创新,合作申报、研发的型号达130余种;与通航企业合作研发出新能源飞机,取得适航证并开始量产;与船舶制造企业研发出新能源舫船,已投入试运营。
“坚持创新驱动,我们中国力量一定会领跑全球新能源产业。”谈及行业未来,李瑶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