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时报》网络版今天刊文称,尽管距离真正量产汽车还“遥遥无期”,苹果和谷歌已经对汽车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年的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上的流行词和热门话题甚至因此改变。以下为文章全文:无论苹果秘密的汽车项目是否会“孵化”成真正的汽车,它都已经给汽车行业带来了深远影响。
仅仅是苹果有一支数百人的团队在设计汽车的消息,就改变了本周举办的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上的话题。与谷歌一道,苹果已经使汽车产业高管专注于可能颠覆传统格局的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在今年的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上,“连接”已经取代“马力”和“扭矩”成为流行词,无人驾驶汽车、电动汽车,以及使汽车与数据网络相连、提高驾车安全性和效率的信息技术成为热门话题。
担心沦为代工厂商
虽然苹果或谷歌距离量产汽车还很遥远,传统汽车厂商对它们意图的不安也是可以理解的。
由于汽车日趋成为转动的软件平台,苹果和谷歌拥有传统汽车厂商难以复制的技术优势。这些硅谷巨头拥有甚至像戴姆勒和大众等传统汽车巨头难以望其项背的财力。谷歌从2009年开始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市值是戴姆勒或大众的逾5倍,苹果市值更是戴姆勒或大众的8倍。这使得它们在研发费用居高不下的汽车产业获得了优势。
传统汽车厂商面临的风险不会像iPhone摧毁诺基亚那样大,苹果汽车不会摧毁梅赛德斯-奔驰或宝马。它们面临的风险是,苹果和谷歌将使它们沦为单纯的硬件厂商,并攫取汽车产业的利润。
汽车厂商称,它们将通过保持对车载软件的控制权,抵御这种风险。戴姆勒首席执行官蔡澈(Dieter Zetsche)在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上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汽车的大脑——操作系统,不是iOS或Android,或者其他系统,而是我们自己开发的系统。我们无意成为为苹果代工制造产品的富士康。”
面临改变生产方式压力
即使没有来自苹果和谷歌的竞争,汽车厂商也面临改变汽车生产方式的巨大压力。欧洲和美国的监管机构要求降低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汽车厂商符合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的唯一途径是销售更多的混合动力汽车,并最终转向全电动汽车。与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的汽车相比,这两种技术要求更多软件。
把汽车与数据网络相连的技术——所谓的连接性,也能在减少排放量和符合监管要求方面发挥作用。除便利外,帮助司机快速找到停车位或避免交通拥堵的系统,还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行驶里程、节约燃油。但是,新技术价格不菲,买主未必愿意为此买单。迄今为止,电动汽车在汽车市场上只占很小一部分。
数年来这些压力一直在累积,但自从今年早些时候苹果在研究是否涉足汽车领域的消息曝光后,汽车厂商面临的压力“爆发”了。意大利超级赛车厂商兰博基尼首席执行官史蒂文·温科尔曼(Stephan Winkelmann)说,“一直以来的渐进式发展将被一场革命所取代。可持续性、数字化和无人驾驶,这三件事将真正改变汽车产业格局。所有厂商都必须解决这些挑战。”
之前曾被认为在汽车电气化方面慢半拍的大众本周在法兰克福表示,到2020年,它将推出20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或全电动汽车。大众推出了由电池提供动力的保时捷概念车。在当地时间周一晚上一场面向媒体的发布会上,大众甚至没有提及内燃发动机。大众首席执行官马丁·温特科恩(Martin Winterkorn)谈到了能自动泊车,甚至完全自动行驶的汽车,“到2010年代末,我们所有的新车型将成为安装在车轮上的智能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