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的新能源汽车版图上又落下一子。
“11月24日,贵阳吉利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开工仪式在贵阳观山湖高端制造产业园区隆重举行。项目建成后,吉利M100甲醇汽车将实现批量生产。”吉利方面公开称。
而就在此项目开工仪式举行之前,吉利在广州车展上发布了汽车新能源战略,同时吉利帝豪EV纯电动车型上市。
吉利汽车集团总裁、CEO安聪慧介绍说,吉利汽车新能源战略即为“蓝色吉利行动”,未来吉利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不少于100万台。
安聪慧表示,“蓝色吉利行动”内容包括:提前全面实现2020年国家第四阶段每百公里5.0L的平均燃油消耗限值;实现消费者用传统汽车的成本购买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梦想;吉利汽车要在氢燃料及金属燃料电池汽车研发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新能源技术,智能化、轻量化技术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蓝色吉利行动”还包括到2020年吉利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35%。
“这是一个超级目标。”汽车评论员张志勇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吉利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定得如此之高,主要是和国家规定的燃油消耗政策有关。在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
早已布局新能源
“未来5年,吉利汽车将会从一个传统燃油车全面转换为一个新能源汽车企业。”安聪慧说。
安聪慧还表示,吉利“蓝色吉利行动”实际上早就实施。
“吉利在新能源的投入不是现在开始的,8年前开始投入油电混合,5年前开发纯电动,3年前开始全面投入插电式混合动力。”安聪慧指出。
在2009年上海车展时,吉利推出两款新能源汽车。在2010年北京车展时,吉利推出了多款新能源概念车。
吉利官网显示,7月,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将对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进行总额4550万美元投资。
公开资料显示,吉利是我国首家进行甲醇车自主研发的企业,也是目前国内首家获得国家甲醇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自2005年开始甲醇汽车研发工作,至今已有9年的研发经验。2013年3月,吉利的甲醇汽车开始在山西晋中进行试点运营。2014年,吉利实现甲醇汽车批量生产。
现在吉利向社会大众正式发布其汽车新能源战略。
根据浙江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冯擎峰介绍,吉利汽车构建了纯电动、油电混合动力及插电式混合动力三条技术路线。其中,“0”排放的纯电动汽车是三条技术路线的重中之重,为此研发了FE和PE两个纯电动平台。
吉利提供给法治周末记者的材料显示,FE平台为帝豪纯电动平台,以帝豪平台为基础,开发的一个高性能中高端电动车平台。PE平台是吉利汽车针对小型纯电动车市场专门开发的一个全新纯电动专属平台。
除了这两个平台,吉利欧洲研发中心CEO、吉利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方浩瀚介绍,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的任务之一是开发下一代紧凑模块化架构CMA。
方浩瀚表示,CMA架构可以支持满足生产SUV、7座MPV和运动型轿跑。此外,在设计CMA时,还考虑其能够支持未来的动力技术,例如纯电动、插电式混动或轻度混合动力以及传统的燃油动力总成。
提前满足国家对燃油消耗限值
中为咨询网研究员邓丽君表示,吉利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提到90%以上,和国家出台的汽车燃油消耗政策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