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日,雷诺-日产联盟CEO卡洛斯·戈恩穿着黑色的外套现身东风雷诺武汉基地,在中国新年前迎接雷诺汽车迟到的喜悦。
雷诺在辗转十多年后终于国产,对于戈恩来说,是完成了一个心愿。武汉东风雷诺工厂将实现15万辆的年产能,未来将达到30万辆,这可以看做是雷诺在中国发展的新起点。
国产太迟错过中国汽车发展的黄金期,一直是媒体炮轰雷诺管理层的焦点问题。接下来,这个问题是上至戈恩,下至东风雷诺的管理层,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戈恩的答案是:“尽管中国车市整体在放缓,但增长绝对值依旧很大,每年增量达到100万辆以上,希望东风雷诺成为增量的主要贡献者。”
市场本身永远存在机会,回归到本质其实是考验东风雷诺的竞争力。东风雷诺面临的问题是:1.品牌力较弱;2.产品力欠缺;3.渠道和市场都不完善。
这是所有品牌进入一个新市场都要面对的共同问题,那么,戈恩的筹码在哪里?成本和快速协同,这两点依靠的是雷诺的联盟方——日产在中国已经形成的100多万辆的年销量能力。
雷诺与日产协同作战
雷诺比全球其他主流汽车品牌,迟国产十多年,和同级别的品牌相比,年销量差距都有几十万辆。和这些品牌在市场上竞争,雷诺靠什么,这是最现实的问题。
被称为“成本杀手”的戈恩,思考这个问题的方向仍然是成本。让雷诺走得更快,成本更低,戈恩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就是借用日产在中国现成的供应链体系。
在中国用雷诺、日产、东风“铁三角”进行协同的策略,戈恩早就在全球推动,三年前他曾推动雷诺、日产公司整合。2014年,戈恩启动了雷诺-日产联盟四个方面深化合作,包括:工程设计、制造及供应链管理、采购和人力资源。
其中工程设计的融合效果是成败的关键。整合包括雷诺和日产的工程设计、技术研发业务,未来两家公司将通用模块化系列CMF设计、先前研发、动力总成开发(包括电动车)、系统设计和测试设备及服务等。
“目前武汉工厂的本地化率已经达到80%。在制造流程与供应链管理上,雷诺与日产有非常多的协同与规模化效应。例如许多日产供应商,他们已经有过合作经验并且非常了解中国市场,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引入拥有法国味道的雷诺汽车。通过联盟的共用资源,将让我们更具竞争力。”戈恩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