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盛动力总裁邱则有向湖南副省长张剑飞一行介绍锂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一辆汽车行驶一年,排放的尾气大约将近 3 吨。妙盛动力科技年产 200 亿 Ah动力锂离子动力电池,按可装配 300 万辆汽车计算,每年可以减排 900 万吨尾气。同时,一个年产60亿瓦时的超级电池工厂产值规模相当于年产20万辆汽车的整车厂。
4月13日,湖南省副省长张剑飞率领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值恒、省发改委副主任卓群、省经信委总工程师安可、省科技厅副厅长贺修铭、长沙市委常委、副市长张迎春、省财政厅企业处副处长熊建祥、长沙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李晓宏、宁乡县县委书记谭小平、宁乡县县长周辉、宁乡县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戴中亚一行调研湖南省最大规模锂电池生产制造商——妙盛动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妙盛动力,含湖南妙盛汽车电源有限公司、妙盛新能源有限公司)。妙盛动力科技总裁邱则有、总经理杨金林等全程陪同考察。
上午8点40分,副省长张剑飞一行来到妙盛动力科技生产制造中心,详细了解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公司生产的产品原材料从哪里采购?”“目前产能达到多少?”对于湖南本土锂电池企业的发展,副省长张剑飞十分关心,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妙盛动力科技创始人邱则有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和企业发展的新一轮机会,湖南作为锂电池原料大省,拥有丰富的正极、负极、隔膜、前驱体、电解液等原料。多年前,邱则有瞄准了锂电池的巨大前景,创办了妙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对市场的精准分析和行业命脉的把握,妙盛动力首创了锂电池“免疫系统”(BIS),解决了“电池温控”的世界性难题。2015年10月妙盛动力科技宁乡产业基地建成投产,第一期产能达10亿瓦时,成为湖南最大规模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企业。
随后,在公司锂电池和电芯产品展示区,邱则有先生向调研一行介绍了公司目前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车贮两用锂离子电池、混合动力锂离子电池、插电式混合动力锂离子电池、启停锂离子电池、启动锂离子电池等产品,并向其讲述锂电池性能、容量、密度、使用范围等。
除了技术创新以外,邱则有积极主推力帆集团主导的“超级电池工厂+能源站+‘互联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营的全新商业模式,将汽车制造、能源营运、用车服务融为一体,打造三者与智慧城市的互通。
对于妙盛动力科技的创新型发展,“很了不起!”张剑飞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并表示全力支持妙盛新商业模式的发展。
妙盛汽车启动电源系列产品一经上市,便迅速抢占国内及国际市场。其中,已合作的整车机构包括重庆力帆、东风、中力(中国汽车研究院)等,正在洽谈合作的车企包括北汽、吉利、奇瑞、上汽、宇通、金龙、长城、五洲龙、梅花客车等,另外国外用户有3M、Harley Davidson、Lowes、Husqvarna、Penske等。
斥资50亿加码两座新能源汽车超级电池工厂
“一个年产60亿瓦时超级电池工厂的产值规模相当于年产20万辆汽车的整车厂。妙盛动力通过对全产业链的整合,打造出了最完美的产品品质。”邱则有表示,“从高性能的锂电池到新能源汽车及运营服务,多角度数十亿的上下游投入,让我们更直接更深入的理解了锂电池的本质,为我们把产品做到极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妙盛动力全球首创的锂电池“免疫系统”(BIS),采用的恒温系统,能让电池在外界环境-40度到65度温度下依然健康工作,而在极端状况下,能让热量瞬时散发,保障电池不会发生燃烧、爆炸等危险。2015年10月宁乡产业基地建成投产,第一期产能达10亿瓦时,锂电池产品刚一上市,便迅速拿下了20亿元的国际订单。
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井喷持续,动力锂电扩产高峰来临,妙盛动力也顺势扩产动力电池产能,二期拟扩建三大产业基地:长沙产业基地新增产能600万Ah/天;沈阳产业基地新增产能600万Ah/天;重庆基地新增产能600万Ah/天。
2016年3月4日,妙盛动力总投资50亿元的沈阳超级电池工厂和长沙高新区超级电池工厂同时开工建设,预计项目竣工后,公司年产能将达200亿瓦时,产值超300亿元,有望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高功率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也将极大地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