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在华第三家合资企业诞生 大众联手江淮瞄准新能源

在华第三家合资企业诞生 大众联手江淮瞄准新能源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3 | 浏览:4093
文章顶部
摘要:如果与大众牵手成功,江淮不仅可以借鉴大众的营销等经验,提升新能源的销售规模。在备忘录中,双方在技术层面的交流和合作也有利于江淮在新能源技术上的提升。不仅如此,大众的品牌形象对于江淮整体形象的提升也有所帮助。

继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后,大众集团迎来了在中国的第三家合资公司。

9月7日下午, 江淮汽车(600418.SH)发布公告称,已于9月6日在德国沃尔夫斯堡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后者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设立的全资控股公司。

根据谅解备忘录内容,双方将以新能源汽车产品为基础,成立一家研产销一体的合资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出行方案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不过,目前双方正在就这一新的合资企业的前景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合资公司的投资规模以及商业模型的具体细节并未明确。

江淮汽车生产线

江淮汽车生产线

网开一面?

虽然上述谅解备忘录表示双方只是在进行可行性的评估,但江淮汽车和大众汽车表示,力争在签订备忘录后的5个月内完成商定,并签署正式协议。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按照现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含两家)以下生产同类(乘用车类、商用车类、摩托车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眼下,大众在华已经成立了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两家合资乘用车企业。

“江淮大众”将成为大众在华的第三家整车合资企业吗?如果回答说是,这也就意味着,现有产业政策将出现重大突破?这是此前业内人士一直认为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政策会为江淮和大众“网开一面”吗?汽车分析师张志勇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这并非不可能。在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方面,大众一直都有走在政策“前端”的情况,比如此前上海大众成立合资公司时,国内并没有一部“合资法”。另外,从此前的“合资股比放开”的呼声来看,目前国内的汽车产业政策也呈现出调整的态势,所以很难说政策不会为二者开绿灯。

在产品方面,虽然有分析人士此前质疑双方在新能源方面的路线存在差异,大众主要集中在插电混动而江淮主要致力于纯电动车的研发和生产,但在公告中,双方表示,计划尽快投入现有已经成熟的平台,以及共同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

以商用车起家的江淮近年来在乘用车行业摸爬滚打,不可谓不艰辛。包括奇瑞、吉利、比亚迪等都有和外资企业合资或者合作的经验,但多年来江淮一直“孤身一人”,寻求合资合作抵御市场冲击一直是江淮希望做到的。

早在2010年,江淮曾经与仰融旗下的正道汽车签署合资合作意向书,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生产新能源汽车,投资规模将超过300亿元。但最后,这一合作因种种原因并未得以落地。

如果与大众牵手成功,江淮不仅可以借鉴大众的营销等经验,提升新能源的销售规模。在备忘录中,双方在技术层面的交流和合作也有利于江淮在新能源技术上的提升。不仅如此,大众的品牌形象对于江淮整体形象的提升也有所帮助。

在目前车市整体增速放缓、商用车发展乏力的大背景下,押宝SUV和新能源的江淮确实需要大众这样的外来力量,助力自己在某一细分领域获得更大的突破。

在华第三家合资企业诞生 大众联手江淮瞄准新能源

抢食本土新能源市场

对于大众集团而言,借助江淮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实力,可以填补其在该领域的不足。

与江淮牵手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自主品牌中,江淮是少有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新能源研发和推广的企业,2015年,其新能源车推广量突破了1万辆,而今年前8个月的推广量也已经突破1.2万辆。另外,通过多方合作,江淮新能源在产业链上的整合也较为完善。在传统燃油轿车表现低迷的背景下,江淮更加专注地押宝新能源。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