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7月16日,徘徊了将近20年之久的公车改革制度终于出台。
《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意见》和《方案》)两个文件经中央审议通过并正式发布实施。公车改革的新一轮序幕正式被拉开。
根据《意见》和《方案》,本次公车改革明确了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以及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等措施。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国家对自主品牌车企实施扶持的又一个强烈信号。
不仅如此,在此轮公车改革政策出台前的3天,即7月13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公布了《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指出至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以及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
对于目前陷入困境的自主品牌车企来说,连串密集政策的出台或将为其带来新的增长点。而目前仍亟待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配合此轮政策的出台,会否对私人消费市场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仍留待观察。
从“上层”动刀
7月16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和《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向社会发布,至此,一直纷扰多年的中国公车改革正式揭起序幕。
根据方案,2014年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应力争基本完成公车改革;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车改革;用2—3年时间,完成包括事业单位、国企和国有金融企业改革。
其实早在1994年,中办、国办就联合颁布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当时还在全国先后多个地方进行过试点,但最后因各种原因改革都未能顺利进行下去。为此,一直以来,公车改革在中国已被称为“顽疾”,屡改屡败的过程始终无法让人们看到成功的希望。
直到去年11月25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公布,才真正明确了公车改革的方向。条例规定,“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
在本次公车改革方案的要点中,包括了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将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社会化方式以及适度发放公务补贴,力度之大可谓彰显了中央对公车市场实施改革的决心。
有经济评论员认为,此次公车改革,先从中央部委机关改起,对地方也有一种示范效应。加上本次的改革是从以往的权力配置车辆改为由市场配置车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浪费,还能减少拥堵。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