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上个世纪汽车改变了世界,那么这个世纪新能源技术将改变汽车。”在近日召开的2013年中国车用能源论坛上,上汽集团新能源和技术管理部总工、新能源整车集成与试制部总监凌天钧公开表示。
凌天钧介绍,近年来上汽在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投入高达60亿,未来还将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型。上汽在战略上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业务,“十二五期间,上汽的新能源车要占到整个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20%的市场占有率。这是综合的,不只是纯电动和plug-in混合动力,而是各类新能源汽车全部加在一起。”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在价格和性能上的制约正在改善,在充电站的配套设施建设上也在积极推进。” 凌天钧认为,当务之急是国家应尽快明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后续政策的空白,不仅打击老百姓购买电动车的热情,也影响企业生产电动车的积极性”。
期望E50今年销售超1000辆
《21世纪》:目前上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发展状况如何?
凌天钧:上汽从2001年以前就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我们的战略是内外两条腿走路,内外结合,快速打造自己的新能源整车产品。截至2012年,上汽已有28款新能源汽车车型进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其中乘用车9款,商用车19辆。这28款既包括合资品牌,也包括自有品牌。
在自有品牌上,我们现在产业化的有三款新能源乘用车。一款是混动轿车荣威750,技术属于中混(HEV),节油效果可以达到20%,已在2010年上市;一款是纯电动轿车荣威E50,已于去年10月上市,我们期望今年销售可以超过1000辆;另一款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荣威550,技术属于插电强混(PHEV),节油效果超过50%,今年即将上市。
《21世纪》:28款新能源汽车目前的销量如何,占到多大的市场份额?我们的市场主要在哪些城市?
凌天钧:上汽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虽然已起步,但由于很重视质量,加之市场的接受度,量还不大。目前具体的销量和市场份额,我没有统计,所以不大清楚。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本身目前受制于很多因素,比如,购买成本高,电池更换成本高;行驶里程无法与传统车相比,需提高产品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基础设施尚不完善,限制了车辆的行驶范围。
从市场分布来看,我们目前主要是在上海。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一般都是区域市场,即便在国外,也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人们为了生活和工作方便而使用。上海嘉定已是全国首个“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其中嘉定的安亭国际汽车城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目前,上海电力公司建设的充电站设施比较好,比较适合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研发第三代燃料电池技术
《21世纪》:在电池上,上汽是否掌握了核心技术?
凌天钧:在电池方面,我们和原美国A123合资了一个公司叫上海捷新,专门生产电池。A123的技术还是很先进的,尽管它破产,被万象收购,但未影响到我们既有的合作。我们希望电池材料自己生产,正在和一个国外公司洽淡,具体细节还不方便透露。
《21世纪》: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上,上汽是如何规划的?
凌天钧:我们的技术发展思路是,重点加快推进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产业化,同时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升级和示范运行。在燃料电车上,我们经过了前面两代的开发,正在进入第三代技术的研发。第一代主要是做功能,第二代主要是做安全可靠,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我们已提供第二代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在进行提高综合性能的第三代的研发,比如低温启动,已实现了零下10度的低温启动,但是成本还是远远高于传统车水平。降低成本是我们第四代研发的重点任务。
补贴政策缺乏连续性
《21世纪》:上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凌天钧: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上汽力争达到国内新能源汽车20%的市场占有率。在市场布局上,上海肯定是主要的,上海之外主要是十城千辆的城市。
同时,我们希望通过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战略,快速降低公司所有车的平均燃油消耗值,达到国家2015年和2020年平均燃油消耗量限制目标,即平均油耗降至百公里6.9升和百公里5.0升。
《21世纪》:20%的市场占有率是一个很高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是否有挑战?
凌天钧:我觉得价格的制约已很小了。上海去年年底出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不仅免牌照费用,而且提供补贴。以E50为例,其售价23.49万元,加上国家和地方补贴9.4万元,实际售价14万元左右,加上免去的牌照费用,又省掉了9万元左右的费用,这个最终价格很多老百姓是可以接受的。E50的电池容量是18千瓦时,以低谷充电费用计算,充满跑120公里花费6元左右,而同样一样1.6L的小轿车以百公里耗油7公升计算,跑100公里则需花费56元。很显然,E50跑100公里比传统燃油车节省50元。以5年10万公里计算,E50可为车主节省5万元花销。这样一算,不考虑其他因素的话,E50使用5年基本就“赚回本”了。因此从价格上来看,是具有吸引力的。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国家的私人购买补贴的政策缺少连续性。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到去年就结束了,这一政策是否延续,延续多长时间?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几个月,一直是空白。我们从各种渠道,知道这一政策肯定要延续。但是什么时候公布?还不知道。如果政府要延续这一政策,那么就应该在这一政策即将结束时,做好政策延续的准备工作。现在我们接到不少订单,大约有几百辆,还积压在我们车库,没办法提车,为什么?补贴不到位,我们不敢卖出去,卖出去就亏本。不仅打击了老百姓购买电动车的热情,也影响了企业生产电动车的积极性。
《21世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宏伟目标,不少人认为,目标难以实现。如此您怎么看?
凌天钧: 我认为并不乐观。目前,我们看不到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如何实现,以什么手段来保证它的实现?我建议国家应尽快明确实现目标的路径,举全国之力,全盘规划。鼓励骨干企业投入到产业链建设当中,制定专项规划,加大关键零部件、子系统的投入和开发;鼓励各区域各骨干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分工合作,避免重复投资。
在保障措施上,我认为应成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跨部门领导小组,统一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政策和规划,减少产业链中研发、生产、装备、示范运行等环节的税负,以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产业链。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