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分析 > 插电式混动车仍落后于国外 纯电动车水平接近

插电式混动车仍落后于国外 纯电动车水平接近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分析 | 时间:2016-09-24 | 浏览:4631
文章顶部
摘要:近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在发布国内首部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蓝皮书”)时表示,当前我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与国外相比

近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在发布国内首部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蓝皮书”)时表示,当前我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与国外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但纯电动汽车技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水平与国外接近。

插电混动车技术仍需提高

据分析,国内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与国外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汽车关键技术仍然落后。其中包括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等汽车共性技术以及机电耦合驱动系统等。

目前,国内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原材料和电力电子元器件仍然依赖进口。整车和零部件工程化不足,产品处于产业化初期,成本较高。

尽管国内企业推出了数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但多数产品尚处于样车阶段,未经过多轮验证研究,未达到系统优化和批量生产要求,整车的节油率和可靠性仍需提高。

国外在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技术、机电耦合系统的控制技术等方面相对成熟,进一步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难度较小。如丰田普锐斯重度混合动力汽车自1997年上市以后,经过多年的市场考验,技术已相当成熟。

纯电动汽车水平接近国外

《蓝皮书》认为,我国自主开发的纯电动汽车在整车动力系统匹配与集成设计、整车控制方面已掌握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我国自主开发的电驱动系统性能测试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能满足示范批量样车需要,但高性能纯电动汽车产品在可靠性和工程化能力上仍落后于国外先进产品。

目前,纯电动汽车的部分电机、电池所需部件、材料需进口,同时,控制器基础硬件、芯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信号处理放大部件等核心关键零部件也依赖进口。

国外在智能化电动附件方面凭借其良好的汽车工业基础,领先于我国,已规模化应用于常规汽车。我国已有小型车电动助力转向、大型车电动空调产品,电动制动系统尚在研发过程中,电动附件所用压缩机等部件、器件要依赖进口。

燃料电池车尚未成为主流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研发与国外几乎同步开展,总体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小批量示范考核的产能条件,但尚未进入产业化阶段。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表示,我国燃料电池车2020年之前基本不具备商业化条件。“就产品准备阶段而言,基本处于样品开发阶段,工程化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就续驶里程、耗氢量、低温性、寿命等可比的关键技术指标看,与丰田等领先企业至少有30%以上差距;燃料电池电堆、储氢罐产业化条件基本不具备,而且国家层面目前没有加氢站建设规划。”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