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米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崛起,对国内传统的手机品牌厂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小米不但在B2C市场一枝独秀,还侵蚀了中华酷联四大巨头把持的电信运营商定制机的B2B市场份额。为了应对挑战,华为的移动终端部门从2013年开始向B2C转型,目标直指小米,希望通过智能手机产业链深度介入的硬实力和狼性文化的软实力,向小米发起正面进攻。
荣耀3C/3X和荣耀6,分别针对小米科技的红米系列和小米系列,同时在营销方式上全面学习小米的粉丝营销和饥饿营销。一时之间,华为和小米的战争成为业内谈论的焦点。6月中旬,手机芯片厂商英伟达退出手机芯片市场的传闻,暴露了小米在产业链上的短板。而华为几乎同一时间点发布的“荣耀6”,搭载八核海思麒麟920,重新定义了4G市场,还将整个行业的硬件性能推到了一个新高峰。这一反差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华为宣称的苦练内功,善于长跑的能力。
笔者认为,华为和小米在国内的战争只是一次小规模的预演,更大规模的战争将在国际市场全面爆发,其竞争的焦点将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品牌。两者的竞争将在市场占有率、品牌塑造两大领域全面展开:
(一)市场占有率的竞争
1. 华为的国际市场拓展
据IDC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首次突破10亿部,三星与苹果分别以31.3%、15.3%市场份额位居前列,华为全球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4.9%。2014年华为计划将把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8%至10%,2015年达到15%。
2. 小米的国际市场布局
小米于2013布局国际市场,2014年开始发力。2013年9月,谷歌Android移动部门产品管理的副总裁雨果·巴拉(Hugo Barra)加盟小米成为业界瞩目的事件。2014年,小米计划登陆十个国家,包括亚洲的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印尼、泰国、越南,欧洲的俄罗斯和土耳其,南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从小米的市场扩张脚步看,2015年也是一个加速市场份额提升的节点。
表1:华为和小米的移动终端销量情况
从表1的统计来分析,实际上2014年小米与华为在国内手机的计划销量上已经非常接近。另外,根据全球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最新公布的数据,2013年Q4,智能手机销售量比重的提升主要来自拉丁美洲、中东与非洲、亚太地区及东欧市场的成长,其成长均超过50%,同期,成熟市场的手机销售量因需求疲软而下滑,仅存的成长空间来自功能型手机的替换。智能手机厂商的争夺焦点将转移到新兴市场。
综合上述情况分析,2015年,双方的竞争将达到白热化,华为要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提升到15%,而小米在新兴市场的加速拓展,使其成为华为达成目标的最大拦路虎。双方的竞争呈以下态势:
以市场区域来看,新兴市场的争夺将是双方争夺的焦点,小米和华为都在积极进行拓展;而在发达国家市场,华为精耕细作多年,处于领先的地位。从营销方式看,在B2B市场,华为在运营商定制机市场已经得到全球主流运营商的认可,与小米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而在B2C市场,双方都处于布局阶段,各自具备差异化优势。从企业运营模式来看,小米占据一定的优势,但国外用户的消费习惯与国内用户存在较大差异,华为在国际市场多年经营的构筑的合作资源,也为其B2C市场的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品牌知名度的竞争
1. 华为品牌塑造注重渠道扩展
在发达国家市场,华为已经开始进行品牌营销活动,增加B2C的销售渠道,实现多渠道覆盖。以美国市场为例,有用户调查显示,美国有41%的智能手机用户更希望购买裸机。华为开始推广独立域名的电商网站http://www.gethuawei.com/,以满足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