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轿车环保又“拉风”,却总被担心遭遇“半途而停”。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车发展的“终极目标”,韩国现代今年已经量产,日本丰田、本田也高调宣布明年量产。那么,“中国造”燃料电池轿车在哪里?今天上午,“创新征程——2014年新能源汽车万里行”上海站发车,3辆上汽自主研发的荣威燃料电池轿车将首次开上高速公路,分南北两条线路行程万余公里,完成市场化前的最后一次全国“大路考”。
能源汽车“终极目标”
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是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发展的“三驾马车”。美国特斯拉来华,让纯电动车一时风光无限;上汽荣威550PLUG-IN插电式强混动力轿车在国内独一无二的全时全混技术,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开到”老百姓“家门口”。唯独燃料电池轿车一直踪迹难觅,只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期间,跟随新能源车家族整体亮相时,露了一小脸。
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相比,燃料电池车只喝氢气,彻底零污染;与纯电动车相比,加氢一次只需几分钟,就能毫不费力跑上三五百公里,加速时间、低温启动等各项性能与汽油车相当,既能都市代步,更适合城际旅行,几乎“秒杀”纯电动车的“天生短板”。所以,燃料电池车一直被看做是新能源车的“终极目标”。
接受各项路况考验
“不过,燃料电池车的最大难题是技术门槛高,前期投资大,研发成本高。”上汽集团(600104)前瞻技术研究部总监黄晨东告诉记者,上汽荣威国产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续航里程、加速时间等主要性能指标与国际相当,关键部件可靠性验证以及整车成本控制等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上汽集团已投入2.5亿元,用于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研发,未来三五年内,国产燃料电池汽车有望量产。
“2014年新能源汽车万里行”犹如燃料电池轿车“上路”前的最后一次“大考”。3辆车将从上海始发,首次开上高速路,连续3个月每天行驶200多公里。整个“大路考”线路,北线从西藏预热,历经南京、青岛、大连、唐山,收官于北京;南线历经杭州、南昌、厦门、深圳、佛山、昆明、收官于成都,检验车辆在多种气候、路况、海拔等自然环境下的适应性及零部件性能和技术指标,并开创中国科技创新合作交流的新模式、打造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新平台。
9月1日,工信部发布第一批符合《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扶植标准的新能源汽车名单,在列的上汽荣威550PLUG-IN强混动力车、荣威E50纯电动车也会一同“万里行”。
“动力源”预先要布局
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刚刚来“敲门”,燃料电池轿车离百姓是不是更远?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干频透露,上汽作为国内唯一可产业化生产燃料电池轿车的厂家,今年底前将推出55辆车入市,通过租赁方式让市民“初体验”。到2015年,上汽将完成百量级生产。与此同时,上海还将在嘉定马陆再新建一座加氢站,为燃料电池轿车市场化发展提供源动力。
“确实,要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必须提前布点兴建加氢站。”黄晨东指出,上海燃料电池轿车一次加满氢只需3分钟,真要上路行驶,却难觅加氢站。目前,我国仅有4个加氢站,只有2个在用。
此次“万里行”有辆加氢车“尾随”。实际上,丰田宣布明年量产燃料电池车,日本已计划建100座加氢站;韩国面积与中国山东省差不多大,已有15个加氢站。氢气易爆炸,加氢站若漏气,岂不很可怕?干频说,“汽油也同样存在挥发泄漏、燃爆起火的危险。其实,使用氢气的燃料电池车和加氢站的危险系数,绝对不会比汽油车和加油站的高。”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