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的美股市场中,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开发企业Mobileye(NYSE:MBLY)成为了耀眼的明星。这家于8月1日在纽交所挂牌上市的公司募集资金额高达8.9亿美元,创下以色列公司在美股市场IPO的最高记录。上市首日,该公司股价涨至37美元,较其招股价25美元大涨48%,盘中最大涨幅一度高达57.6%,上市首日公司市值就达到8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Mobileye挂牌交易正逢美股市场调整。在一片惨淡的美国股市中,Mobileye上市首日就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眼球。
产品受各大车企青睐
Mobileye公司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公司目前的产品主要是一款基于摄像头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其产品包括前碰撞预警(FCW)、前方车距监测与预警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行人探测与防撞系统与智能远光灯控制系统等。
与目前多数商家通过复杂的摄像头或雷达感应器来检测道路状况不同的是,该公司仅通过附带传感器的摄像头与计算机软件相结合就可以检测出行驶过程中的路况,因此其成本相对廉价,从而受到各大车企的青睐。
事实上,目前许多汽车生产商已经将“稳定且安全”的高科技驾驶辅助技术嵌入了其正在研发的车型中。本田汽车已将车距自动跟踪警告系统(LKA)嵌入其阿库拉车型中;通用和福特汽车也在其凯迪拉克车型中嵌入了ADAS,其中后者在今年初的CES大会上展示了ADAS技术是如何帮助该品牌车辆避免复杂路况下的车辆碰撞。
Mobileye表示,截至2014年3月31日,全球共计有330万辆汽车安装了该公司的驾驶辅助系统;到今年年底,预计将有18家不同的汽车生产商的160种车型将使用Mobileye开发的驾驶辅助系统;Mobileye预计,至2015年底运用其驾驶辅助系统的汽车生产商将达到20家,车型或多达237款。
截至目前,通用汽车是该公司最大的客户,占其公司总营收的29%,而来自本田和宝马的营收占比分别为25%和15%。通过与汽车行业巨头的合作,Mobileye在2012-2013年的销售连续两年增长超过120%。
专注“半无人”驾驶
根据Mobileye的招股说明书,该公司的研发方向与谷歌和特斯拉的全自动汽车的发展愿景不谋而合。但需要指出的是,谷歌和特斯拉的着眼点是实现真正意义的“无人”驾驶,而Mobileye则是利用相对较少的摄像头及电脑设备,实现为驾驶员提供辅助操作功能的“半无人”驾驶。
Mobileye8月1日宣布,已与另外两个合作伙伴开始新的实验,即通过增加实时摄像头的数量来提高ADAS在自动驾驶中的效率,并预计该公司可在2016年实现免手控驾驶。
事实上,Mobileye所致力的“半无人”驾驶技术与目前传统汽车制造商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发展目标更为吻合。上月4日,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戴姆勒公司测试了一款名为梅赛德斯-奔驰未来卡车的“无人”驾驶卡车。
戴姆勒表示,这款所谓的无人驾驶卡车配备有一个名为Highway Pilot的自动操作系统、四个雷达传感器和一个立体摄像机。驾驶员可以根据操作需要,随时取消Highway Pilot自动操作系统,切换至全人工驾驶状态。
与戴姆勒类似,丰田、通用等传统车企在无人驾驶技术研发上也已有所行动。据日经新闻报道,丰田和通用两大车企正计划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合作,自今年秋天起合建用于自动建设车辆应用实验的设施,旨在积累规避事故的技术经验。
与此同时,丰田汽车已表示计划于2015年前后推出配备高速公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无人汽车;通用也于去年底发布了支持半自动驾驶功能的“超级巡航”系统。
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欧美及亚洲车企为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正竞相加码投入智能汽车的研发。作为智能汽车的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道路实测已经在上述各大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中展开,IT巨头谷歌更是最早公布了其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并实现了自2009年至今累计进行70万英里的安全无事故道路测试。
此外,英国政府已于上月29日正式宣布,从2015年1月起该国将允许无人驾驶汽车正式上路。据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过去3年,部分配备雷达、激光传感器、摄像头和卫星导航制导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通过了一系列道路测试。
与此同时,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与欧盟新车认证中心(EURO NCAP)正在积极推动利用汽车摄像头来增加驾驶安全的法规通过。其中,NHTSA已于2014年3月底宣布,2018年5月所有出厂的重量在一万磅以下的车型,必须配备后视性技术,以减少汽车事故造成的伤亡。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无人驾驶技术产业链中的元器件设备有望获益。日本调查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预计,车用摄像头的出货量将从2014年的5290万台增至2015年的6430万台,并预计到2018年该数字将突破一个亿。
美国保险业非盈利机构(IIHS)预计如果所有机动车都安装ADAS技术设备,每年可避免或减轻的机动车事故将有望减少三分之一。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