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外贸企业的逆袭
造化弄人。
这句俗语宿命论的意味极强,却可适用在非常多的地方,尤其事过境迁后回头去看,出于感慨的缘故,这四个字往往会脱口而出。
2006年的中国工业,是属于光伏的,施正荣的首富登顶使这个产业达到了名誉上最为辉煌的时刻,而一批又一批的相关企业相继出现,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以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速度向前发展着。而苏美达集团成立辉伦太阳能,也在那一年。当时,这样的行为常见得很,那么多时代的弄潮儿,有谁会特殊关注其中哪个?零基础的外贸企业进入光伏市场,在绝大多数人眼里,也不过是“跟风”罢了。
如今,光伏的神话已经破灭,当年风光无限的新能源大佬们也大部分深陷泥潭。但不知何时起,苏美达的光伏产业却悄悄地发展壮大起来,当外界注意到的时候,它已经成为了新能源产业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
如果仅仅去问光伏到底该怎么做?时至今日,在中国没有人能够气定神闲地以绝对权威的身份来回答这个问题,取而代之的是教训、忠告等等带有些许悲剧色彩的建议,所有这些的背后,是中国光伏产业如汹涌大潮般来去所留下的一片狼藉。但如果单从苏美达身上来看,“光伏的阴影”却很淡薄。众多强大的制造企业所没能做到的事情,这家外贸企业却做到了,虽然听上去不可思议,但却是事实。
比如2013年新能源业务与2012年同比25%的增长、比如国内外陆续在建的众多光伏电站项目、比如今年6月与世界500强企业法国电力集团在希腊签下的2亿欧元的新能源合作项目……
苏美达成功规避了风险,并在几年之后将光伏这个曾经的“烫手山芋”经营得风生水起,这可能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此时此刻,有一个问题无论如何得提出来:苏美达做了什么?
改变之一:
不是“技工贸”而是“贸工技”
“一直以来,大家都在说技工贸这个词,实际上,应该是贸工技才对,顺序很重要。”苏美达集团总裁蔡济波的一句话,会引发下面的听众未有过的思考。这两个词有区别吗?长久以来,仿佛已经成为专有名词般不可动摇的词汇,只是将字的顺序调换一下,有那么重要吗?
苏美达如是说,很重要。
就拿传统的制造型企业来讲,他们的“技工贸”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
首先开发一门新技术,这个技术是广义上的,同样包括材料、工具、流程等在内,只要能够对之前的产品有正面意义上的改进就行。在技术确认研发成功之后,下一步将其产业化,实现批量的工业生产,最后再寻找卖家,经过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推介,将手中的货物销售出去。这样一系列流程下来,有错吗?当然没有,但也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
即使再怎么强调“技工贸”的三位一体,也改变不了三个部分间的从属关系,这是必然会存在的。具体一点解释,无论哪一家企业如何努力将这三部分提升至同等位置,它们之间也一定会有格差,这并不是存在于表面的,与投入的时间、金钱等也没有关系,而是人思想中日积月累而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技工贸”这个词,按照现实的发生顺序而造,多年这么叫下来,自然定型。绝大多数制造企业,最为庞大的是销售部门,但是就连销售人员也认为,自己是为了将产品销售出去而存在的,既然是制造企业,那么自然产品最重要。对于传统的企业这同样传统的思维方式,苏美达却摇了摇头。
“贸易最重要。”蔡济波如是说,短短五个字,却仿佛道破了天机。
无论多好的产品,没人去买,就没有任何价值可言。这是属于苏美达的理念。应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拿这个问题出去问,必然有多少企业家会回答说,“最好的”。但苏美达却提出了质疑,什么是最好的产品?技术最先进?设计最精美?价格最优良?……都不对,因为苏美达自己并不去回答,它只会对客户说:请问,您想要什么产品?
如此,答案显而易见,客户需要的,就是最合适的,只有最合适的产品,才是最好的。当下的制造企业往往将产品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大部分,其中如何细分不必讲,然后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于其中,再配合技术研发以及生产,最后在相应市场空间中彼此竞争、寻找客户。看起来理所当然,但退一步来看,颇有些“画地为牢”。
打个比方,历史进程如同河流,不间断、不停歇,本身没有什么古代史、近代史、当代史的区分,后人为了更好地帮助理解和研究,人为地将其分为了几大部分,久而久之,这种分类被反复强调而固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课题开始围绕“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界限是哪一年”这样的问题而展开,原本为了帮助研究的便宜方法成为了研究对象,将研究者就这样的困在其中。
这样的矛盾,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看到的,苏美达看到了,就将“技工贸”变化成了“贸工技”。两字顺序之差,然后豁然开朗。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