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干达的一位农民在用手机查看国际咖啡价格。
摄影:TREVOR SNAPP, 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撰文:Dan Glickman
最近前往坦桑尼亚的一次旅行中,我在该国东海岸Mlandizi村附近遇到一群以种植蔬菜为生的妇女。正当她们告诉我如何种菜时,突如其来的手机铃声打断了我们。
这个村子里的大部分人都还处在贫困线以下,但当铃声响起时,这11位女士都将手伸进她们色彩鲜艳的“坎加”(非洲传统女服)查看手机。来电提供的是最新的种子价格,在这个国家,种子常常很难买到,所以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忘掉卫星、无人机和高科技创新吧。对全球各地的小农户而言,一个简单的手机就能成为他们最有力的工具,帮助增加粮食收成。
和我遇到的这些妇女一样,农民们正在利用蜂窝技术来分享重要信息,包括天气、降雨、市场需求和种子价格,从而让数百万人在世界市场有需求时去种植更多的粮食。
到本世纪末,地球上将会有90亿人口。要想喂饱这么多张嘴,就需要农民在未来75年里种出比之前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更多的粮食才行。
饥饿的农民
然而讽刺的是,如今居然有许多小农户在忍饥挨饿。实际上,全世界有8亿500万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其中约有一半是小规模农户,就像我在坦桑尼亚遇到的那些妇女。由于无法享受到合适的资源与培训,数百万的粮食种植者仅仅只能勉强做到自给自足,甚至有时候连自己一家都吃不饱。他们种植的作物常常会因为干旱、疾病、害虫或者收割后的污染而歉收。
手机上的短信技术为农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办法。这在低收入国家尤为切实可行,在那里,手机比公路或者稳定的电力供给这类传统基础设施要更为普遍。
例如,手机平台iCow会将对害虫问题的调查建议发送给农民,预防牲畜感染,并帮你选择特定种类的牧草饲养奶牛。
每年3-5月的雨季,这类信息会变得至关重要,坦桑尼亚的农民会在这个时候开始种植下一年的作物。
其他通过手机分享的信息还包括天气预报、化肥价格和适应性更强的种子,这可能就决定了你会丰收还是歉收。如果是后者,你就必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乌干达的一位种植咖啡的农民使用农药前在当地农业信息网站查询更多有关信息。摄影:ROEL BURGLER/HOLLANDSE HOOGTE/REDUX
没有万灵药
单纯依靠技术可解决不了全世界的饥饿问题。毕竟,短信技术对于数百万目不识丁的农民而言并无用处。同时,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力有43%是女性,男女不平等和文化传统仍然让全球数百万女性农民无法接触到手机之类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