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天津新能源车遇冷 20万以上无人愿意购买

天津新能源车遇冷 20万以上无人愿意购买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3 | 浏览:3410
文章顶部
摘要:对于有车族来说,最敏感的价格恐怕就是汽柴油价格调整了,每每起伏都会引发一连串的议论声。按照最新的成品油调价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每10个工作日会定期调整,新机制第二轮周期的调

对于有车族来说,最敏感的价格恐怕就是汽柴油价格调整了,每每起伏都会引发一连串的议论声。按照最新的成品油调价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每10个工作日会定期调整,新机制第二轮周期的调价窗口将在明天开启,也就是2013年4月24日。

纵观4月以来的油价,国内成品油市场延续清淡行情,汽柴油价格稳中下行,业内人士预计,成品油调价窗口有望近期打开,按当前国际原油走势,向下调整可能性较大。无论是价格上行还是下行,在公众尤其是有车一族眼中,汽油涨价总是大势所趋。破解油价高必须有长久之计,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为以汽油为单一燃料的汽车家族增添了活力和希望,但现状是新能源汽车在民众中的接受度并不高,有些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天津市为我国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的发展潜力。“伊查到底”栏目组联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对天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等进行了深入调研,本期“伊查到底”就来发布这份由媒体和院校联手推出的产业调研报告。

■现状:新能源汽车遇冷

【在津想买辆新能源轿车太难】

石油资源日益枯竭,汽柴油价格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再次引发公众的关注。什么样的汽车能够称得上是新能源汽车呢?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并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具有新型动力系统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在天津地区的普及率并不高,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凤毛麟角。新能源汽车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还是梦想已经照进现实,只是我们没有顿悟?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人认同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但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性能要求是否能够让驾驶人满意成为了最大的质疑。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较大,我们不得不承认,若要让新能源汽车走进寻常百姓家,的确还有一段艰难曲折的路要走。调研组对本市一些汽车品牌4S店及充电设施进行了调查采访。

位于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613号的环渤海汽车城,咨询了比亚迪、广汽丰田、东风日产、上汽通用、一汽马自达、本田、宝骏-雪佛兰、标致、江淮、东风悦达、奇瑞等15家4S店的销售人员,虽然在一些车展上多款新能源环保车大出风头,但是展会一结束,新能源车在津门的热度也戛然而止。在调查组走访的15家4S店中,仅有比亚迪、广汽丰田、本田的3家店内有一款新能源车,标致的4S店可以预定从法国进口的法系混合动力车,上海通用别克雪佛兰展厅也接受预定,其余10家4S店内根本没有新能源的车型。政府高调支持、舆论高度关注的新能源私家车在天津的销售如此冷淡。

在广汽丰田店内,调研组成员看到一款2012年5月21日在广州正式发布的第七代凯美瑞混合动力车型——尊瑞,根据销售人员的介绍,自上市以来仅售出4辆车,价格为28万元至29万元之间,购车者可享受1万元至2万元的优惠。国家对有关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都直接给生产厂家,天津消费者购买这种车没有直接的补贴,所享受的优惠是4S店提供的,4S店再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获得厂家返补。该款车比同类车高4万元至5万元,采用的是从日本进口的丰田专利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时速低于20公里时可以完全电动,官方公布综合油耗为5.3升/100km。在本田汽车4S店内,销售人员说新款的混合动力车刚刚进店,目前并没有销售记录,销售人员尚未经过培训,对相关情况并不了解,只知道价格在28万元至29万元之间。而在比亚迪的4S店内只有一款纯电动的E6轿车,在津销量仍旧为零,如果在天津购买必须办理广州的牌照。销售人员介绍说,比亚迪在天津还没有销售权。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销售经理说,“新能源汽车目前技术不成熟,纯电动汽车政府还未明确放开。”

其实,不仅在天津如此,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很冷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5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344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81辆。按照这一增长趋势,很难实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提出的“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的目标。

【社区充电桩几乎无人问津】

调研组对位于普济河道的充电站、万科新城、中豪世纪花园社区充电桩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的结果显示:来普济河道充电站充电的大多是公交汽车,而社区充电桩几乎无人问津。

普济河道充电站隶属于国家电网城东供电,站内充电桩分为5kw交流电充电桩、35kw直流电充电桩、75kw直流充电桩,其中75kw充电桩有18个。5kw、35kw的用于小汽车的充电,但目前并没有投入使用;75kw用于客车及纯电动大客车,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运行状况良好。

该公司拥有30辆纯电动汽车,全部是中大公司生产,每辆的售价是同配置的柴汽油客车的两倍以上。速度与传统客车基本相同,但是运行成本下降一半以上。在天津举办夏季达沃斯年会期间正式投入使用,平时主要在天津市内到滨海新区间运行。据司机介绍,纯电动车比传统客车操作更为简便。每辆车里有140块电池。整个车的最佳充电时间为6个小时,一次充电的续航里程为100公里左右。电池理论使用寿命为6年,但在实际使用的两年里,由于使用或维护不当,有个别电池性能已降低。纯电动车在维护费用方面,基本与传统客车相同。但是,在电控问题方面,一方面由于汽车本身技术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电控的专业汽修人员,使得在此方面的维修成本很高。国家相关规定,每辆纯电动客车的运营时间超过8年后强制报废。政府对此非常支持,无论是上牌照还是办理保险等相关手续都优先于其他车辆。

不少市民对新能源汽车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去哪里充电,更担心车辆运行过程中因为缺电而抛锚。调研组获知的一条数字是:截至2011年年底,天津市共建成电动汽车充电桩327个,遍布全市16个行政区县,分布在居民社区、公交场站。2012年,天津市又新建了80座电动汽车充电桩,进一步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但是根据实地调查,充电桩的利用情况并不乐观。

在河西区中豪世纪花园小区门口附近有2座充电桩,居住在附近的驾驶新能源汽车的司机均可以在此完成充电,但调查中发现,这些充电桩个别部位有轻微损坏的迹象。通过附近居民得知,这两座充电桩建成一年左右,却从未见有人使用过。此外,根据相关报道也了解到,其他地区的充电桩也存在闲置的情况,个别充电桩外壳有较严重的损坏,甚至出现了充电线裸露在外的问题。一组数字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天津市各充电站充电2418次,共计充电458732度,而充电桩使用情况,并无相关统计数据。但相关专业人士表示,充电桩的使用情况“并不乐观”。

■产业:天津电池产业领航全国

作为天津着力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天津新能源汽车产业称得上是蓬勃发展,以滨海新区为龙头的电动汽车产业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电动汽车研发基地,自主开发出纯电动轿车、高速纯电动车、纯电动中巴车、电动游览车等系列纯电动汽车产品,以及轿车、中巴车、大客车等混合动力产品,整车生产线主要集中在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和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也开始与其他企业合作发展整车业务。因此说,天津更有理由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的急先锋。

天津市为中国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结合滨海新区生态城的建设,依托滨海新区完整的产业链以及完备的配套设施服务优势,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的发展潜力。而且天津市有处于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如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松正电动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大型中外合资企业天津一汽丰田等。其中,清源公司是天津市政府建设的电动车辆研究中心和天津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并拥有国家工信部授权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资质;天津力神是国内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五,成为中国锂电的代表性品牌。天津市已形成完整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企业,如天津清源、中电十八所、力神电池、比克电池、天津蓝天高科、北京建龙重工(捷威动力工业公司)、天津航力源、双一力(天津)新能源、天津和平海湾、天津金牛、天津斯特兰等等。电机方面,天津在永磁同步、交流异步、直流无刷、直流有刷驱动系统等领域拥有的知识产权,技术也居国内一流。电控方面,天津拥有天津大学内燃机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清源、深蓝电控、天津优耐特汽车电控等一批著名实验室和公司。

科技部发布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摘要)》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在城市公共用车和私人小型轿车上优先发展“纯电驱动”的汽车,具体产品为小型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由此可知,“十二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将正式迈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动力模块开发将成为重点,标准、法规、融资产业化支撑平台及测试、信息、专利、规划、监理等研发支撑平台也将得以搭建和完善。

政策的支持、硬件的完善给予本市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天津电动汽车产业关键零部件技术竞争力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市场推广难度大等瓶颈依然突出。核心技术竞争力不足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电池技术尚未成熟,费用过高。天津虽然具有产业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但车用锂电池的轻量化、可靠性与外国的产品相比差距明显,占整车成本25%-50%的电池成本居高不下。其次,电机和电控领域仍需优化。车用驱动电机行业在天津乃至国内仍是电机中的小行业,一般由传统电机企业、汽车电子企业或电池拓展供应商提供,大多是“作坊式”生产,与电动汽车规模化生产不相适应。第三,作为电控系统核心技术的车载能源系统基本被跨国公司掌控,产品大量依赖进口,成为制约电动汽车产业链衔接和发展的重要瓶颈。

另一方面,下游配套设施缺乏、售后维修力量薄弱,“充电难、修车难”等问题也阻碍了行业市场化步伐。由于充电站建设运营投资规模大且投资回收期长,降低了企业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积极性,而充电接口和电池标准缺乏也使得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此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售价明显高于普通汽车,销售不旺直接导致车企难以扩大规模和降低生产成本。

■民众:购买欲难刺激 大多在观望

新能源汽车千好万好,只有到了民众手中,他们购买了开着好才算真得好。那么天津市民对于新能源汽车有哪些期待,又有哪些疑惑呢?为了说明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南开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低碳经济背景下关于财政税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普及推广的效果分析与定量化评估”(教育部项目编号:121005543)课题组进行了细致的问卷调查。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97份,从97位受访民众的感受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民众对新能源汽车还是抱有期待的,但当下的技术水准、服务水平迫使有意向购买的民众不得不等等,仍旧持官网的态度。

具体到出行方式,其中22.68%的受访者日常靠步行,34.02%的受访者靠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出行,有近一半的受访者是借助地铁、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出行,22.68%的人日常出行是私家车代步。谈及新能源汽车,44.33%的受访者表示想过,很有可能购买;28.87%的受访者表示对新能源汽车比较关注,但不会付诸于行动;有24.74%的民众表示从未想过购买新能源汽车;只有2.06%的受访者表示,绝对不会购买新能源汽车。哪个价位的新能源汽车更具人气呢?调查显示45.36%的受访者认为10万元至15万元的车可以考虑,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5万元至10万元、15万元至20万元,高于2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人气很淡,几乎无人愿意购买。

哪些要素影响着民众购买新能源汽车呢?调查结果显示:以续航里程和速度为代表的性能要素最受民众关注,调查者中一半人士选择此项。其次是环保效益,新能源汽车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显而易见,那么这样一辆车能够减少多少碳排放,能节省多少石油资源倍受关注。接下来是经济性要素,按照受访者的话说:开新能源轿车能省下多少银子,这才是关键。下面的要素依次是:安全性、价格、售后保养服务、政策补贴、外观样式及品牌。

说起价格因素,市民认为新能源汽车比普通汽车贵多少能接受呢?大多人士表示,贵5万元在合理的范围内,有近三成的人士表示,二者之间应该没有什么差别,无差价才更有利于市民选择新能源汽车。如果您驾驶新能源汽车,希望每月的花销是多少呢?有40.21%的受访者表示,200元至400元比较合理,应该和开汽油汽车有明显的差异,有37.11%的民众认为400元至600元比较合理。

充电人人都在做,比如给手机充电,放在桌子上,插上电源就可以完成这样一项任务,但给汽车充电的确不是那么普及,而且汽车也无法开进家里。再有,汽车充电不比加油,那是需要耗费时间的,这个问题如何满足?有40.21%的受访者表示,希望电池能够方便取下,拿到家里充电,有50.52%的民众建议建设充电桩和充电站,而且数量要足够满足需求,且充电时间不能过长。有9.28%的民众建议,电池应该是可更换的方便携带的,就像给手机换电池一样。

谈了这么多,似乎聊到的都是未来的话题,真正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并不多,那么在公众眼中是什么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力呢?有22%的民众认为技术尚未真正成熟是关键,虽然很多厂家已经推出了相关款型,但能否耐用很关键,花高价格买回一辆新能源汽车,因为技术不过关而不敢开,无法开,这是让民众不敢选择的症结所在。其次是后期维护保养如何处理,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价格过高,缺少政策扶持,动力性差及安全性低等因素。综合来看,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期,民众不想花钱买实验品,但技术成熟,配套完善,售后服务跟上之后,会成为主流之选。

■对策:如何让天津市民开上节能车

面对种种制约新能源汽车销售、发展的瓶颈,合理的办法是运用产业扶持政策和财政政策,完善产业链各个环节。

天津应合理运用产业扶持政策和财政政策,制定实施各种可行性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对于处于研发阶段的生产者,应以预算资金补贴为主;对于已处于大规模生产的生产者,通过税收优惠和政府购买支持为主。对消费者也可通过资金补贴、退税、减免(购置)税费等方式,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政府应制定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实施细则及标准,优先采购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汽车,积极支持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部门依托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采购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在电动汽车产业链上游打造关键零部件基地,优化整车与配套企业之间,不同档次供应商之间协作关系,加快天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群落形成;在关键零部件技术方面重点支持磷酸铁锂离子蓄电池等动力蓄电池研发,形成蓄电池关键材料、单体电池、蓄电池模块、蓄电池包及管理系统等集成能力。

在产业链中游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设立新能源汽车研发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开发的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强化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协调,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产学研联合体,汽车企业建立省级或国家级科技研发中心,合作开展新能源汽车研发;积极引导和支持国内汽车生产企业组成合作联盟,整合研发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力量和优质资产,形成强大合力,集中攻关,合力解决产业发展瓶颈,共同参与国际竞争。在产业链下游解决充电配套等后续问题,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从停车场建设入手配备必要的充电设施,收取适当的充电费用。大规模建设充电站需要政府的规划和扶持,尤其是在土地购置费用、电网接入、充电电价制定、电网改造等方面。

除此之外,应该根据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让驾驶新能源汽车的市民不必因为没电而抛锚,要让为汽车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快捷、省时,再加上用电比用油实惠,相信新能源汽车能够在未来几年得到长足进步。课题组成员孙建飞、银波、任好洁、郭峰、杨阳等同学经过调查后认为:新能源汽车代表了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各主要国家和汽车厂商的共同战略选择,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审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我们相信,在政府、厂商、科研机构及消费者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定能实现重大的突破。

从1599年荷兰物理学家斯特宾发明风力车到1769年,法国的邱纽制造了用煤气燃烧产生蒸汽驱动的汽车,再到1860年,法国工人鲁诺阿尔发明了内燃机汽车,直至1886年汽油发动机四轮载货汽车出现,历史的车轮是无法抵挡的,也许有波折,甚至有倒退,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汽车的发展显然在大踏步的前进。毕竟,科学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相信中国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一定会真正走进市民的生活,成为中国人的主流之选。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