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分析 > 张志勇:中国到底需要多少个“底特律”

张志勇:中国到底需要多少个“底特律”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分析 | 时间:2016-09-25 | 浏览:4953
文章顶部
摘要:日前,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高峰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论坛上表示,重庆将着重建立“1+8+1000”的汽车产业体系,以将重庆打造成为“中国的底特律”。 重庆市提出打造中国式底特

日前,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高峰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论坛上表示,重庆将着重建立“1+8+1000”的汽车产业体系,以将重庆打造成为“中国的底特律”。

重庆市提出打造中国式底特律具有政策上的机会。因为,中国刚刚给予西部地区的汽车产业发展大开绿灯。在一份在2013年6月10日起施行的,由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3年修订)》中,原来已经被《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1年修订)》从“鼓励类”去除的汽车整车制造,又重新列入“鼓励类”项目。这部覆盖中西部9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新政策,对于重庆来说尤其关键。因为在西部的这些省份中,重庆相比其它地方具有更加重要的地理、资源、产业优势。

不过,在整个中国经济框架内,重庆并不是第一家希望成为中国式底特律的地方政府。

目前,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以长春、京津、上海、武汉、广州、重庆为中心的汽车产业地理格局,随着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的不断增长,各个地方政府对于汽车产业的重视程度已经越来越高,许多城市就像重庆一样,他们同样有着重庆市类似的梦想:成为中国式的底特律。

而在这些城市之外,还有许多许多的地方政府推出强力招商引资政策,特别对于汽车产业实施优厚的支持力度,一场全国性的底特律运动已经在中国悄然展开。

但是,我们再看看今天美国的底特律市。2013年,这个曾经以汽车城著称的美国城市,却因为149亿美元的长期债务和60亿美元的短期债务濒临破产。

美国底特律因为通用汽车、福特公司、克莱斯勒三家世界跨国公司聚集被称为“汽车城”。三家汽车跨国公司以及相关汽车产业的发展,让底特律一度成为美国第五大城市。但是,底特律成也汽车,败也汽车。

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三大汽车巨头收入剧降,最终,通用汽车与克莱斯勒甚至宣布破产保护。底特律也因为三大汽车企业陷于危境而将自己的财政状况逼上了绝路。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任何城市的发展都不能过多依赖于某一个产业的发展,底特律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面对底特律的破产,中国的许多城市却仍然希望能够沿着底特律的老路打造中国式的底特律汽车城?这必然导致城市经济发展暗藏隐患。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也是这样。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许多地方都是依靠房地产行业来维持经济的增长。然而,房地产在遭遇政策的控制之后,许多地方政府开始出现经济增长乏力的危机。寻求一种能够替代房地产行业的另外一个新的产业作为地方经济的全新增长点就势在必行。

恰恰在这个时候,汽车产业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规模第一次突破900万辆;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规模第一次突破1300万辆,并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2010年、2011,中国汽车市场产销规模连续突破1800万辆;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规模突破1900万辆。中国汽车产业正在迎来自己的发展鼎峰时期。

也正因此,各个地方政府纷纷将未来经济增长的重点押注到了汽车产业,不仅仅传统的一些汽车产业城继续加码汽车投入,即使那些汽车产业长时期已经处于低迷的一些地方也开始千方百计复兴汽车事业,当然,也有不少地方政府虽然从来没有过汽车产业的发展经历,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些地方从零开始将汽车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可以说,全国各个地方都开始进行了一场汽车产业发展的竞赛。

如果说竞赛在汽车企业之间进行,那就没有什么好让人担心的。特别是对于一家民营企业而言,自己的资金无需别人操心,自己的失败也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失败,而且一个企业的失败也许意味着另外一个汽车企业的成功。

但是,如果说竞赛在各个地方政府之间进行,那么就会非常让人担心。因为,地方政府所有的投资或者优惠条件,都是属于国有或者集体所有的资源,或者纳税人的税收。一旦投资失败,那么损失的就不是一个企业,而是所有纳税人的贡献被浪费,国有或者集体的资源被浪费。而这最终牵涉到未来地方公共开支的投入,以及整个就业形势的不稳定。

也许,所有的地方政府都会强调自己在汽车产业方面的规划是尽善尽美,自己的投资科学而有效率,甚至强调说自己只是给汽车企业创造了一个比其他地方更好的平台。

然而,政府毕竟不是企业,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之间的偏差会让造成汽车产业的发展或者被限制,或者被放大。

比如,某些地方政府极力限制自己所在地的汽车企业向自己辖区以外的地方发展投资,总是希望这些汽车企业完全将自己的投资全部放到当地。

显然,这种狭隘的区域地方政绩观,会严重妨碍这些汽车企业做大做强。试想,一个汽车企业如果长期被地方政府局限于一个地方的话,这家汽车企业又怎么成为全国性的汽车企业呢?又怎么能够成为世界性的跨国公司呢?

另外一个极端的情况就是,一些地方政府不计成本代价,盲目引入外地的汽车企业到当地来投资办厂。

这样的情况会造成一种情况是,某些汽车企业不会因为汽车市场的考量而来投资办厂,而是因为当地的优惠政策而来。因为这些政策优惠的程度足以让这些汽车企业不必为企业的市场销量而伤神。这样的汽车企业,即使被暂时引入进来,也必然不会给当地的经济增长带来长期性的利好,反而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极大不稳定因素。

一家合资公司的老总就非常担忧地表示,汽车企业在政府招商引资的大背景下,“跑马圈地”成为了一种正常现象。因为汽车企业也许知道,即使今天、明天我的汽车行业不盈利,但是拥有这么多的土地资源本身就能够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以上所说的各种情况,并不等于说地方政府打造中国式的底特律完全陷入了误区。只是说,中国式的底特律到底应该如何来打造?

其实,中国目前的东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华中武汉、西南的地理位置,恰好无缝隙按照汽车市场与地理区域的特点合理安排好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区域布局。但是,如果在这六大地理汽车产业区域内,再进行细分并出现区域内的恶性竞争的话,那么就一定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不幸。

比如,在西南地区,重庆与成都都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重点区域,但是假如两个城市都希望自己成为中国的那个底特律,那么在如此接近的两个城市中,恶性竞争必然发生。恶性竞争的后果,或许就会造成政府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甚至说汽车产业无序的扩张。

中国汽车产业目前正在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危险,一般来说,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竞争还不是非常充分的行业,产能过剩是现阶段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但是政府不能因此而成为产能过剩的助推者,甚至始作俑者。

地方政府必须应该立足于自己的地理优势、产业优势,来筹码自己的产业布局。每一个城市都期冀成为底特律不仅不现实,而且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另外一波类似房地产开发热的危机。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