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跟大家聊过,中秋小长假前,“京津冀”将联手出台系列政策治理尾气排放,以解决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的问题,这对于零排量电动汽车产业构成了巨大的利好,并且相对价格高高在上的成品油,电力资源在国内相对较为充足,用电成本比烧油成本要低的多。但问题是,现在中国的电称的上是“清洁能源”么?如果传统能源汽车逐渐向电动汽车做战略转移,目前看起来还富裕的电力是否在未来还撑的住?
权威统计显示,雾霾的主要污染物绝大多数来源于煤炭和石油的燃烧(例如,今年上半年北京市PM2.5的来源中,60%来自燃烧煤炭和石油),数据则表明,我国超过50%的煤炭用来发电,火电本身就是形成雾霾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的76%,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而来自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消息显示,在去年全国新增发电机量中,火电装机占比仍然高达70%。因此,我们目前将电动汽车归等同于“清洁能源”,存在理解上的误区。事实上,只有电力生产成为“清洁能源”后,电动汽车才能真正有效承载起驱散雾霾的重要交通工具变革。
而众所周知的是,核电具有高能、稳定、经济、清洁等优势,是能够替代火电的基荷电源的最佳选择。基荷能源必需满足可靠、经济、充足、清洁四大特性,中国未来能源发展的选择可以用排斥法来考虑:火电在经济性与清洁性上不及核电;水电虽然成本低廉,但成本将趋势性上涨,且为随机能源,年内与年际间来水量的变化导致出力不可控;风电的随机性、高成本导致电量难以大规模利用;而光伏成本过高,且单位装机容量较小,很难解决集中用电需求。核电单堆即能做到百万千瓦,一个核电厂最高可达千万千瓦,能够支持周围地区经济发展大量用电需求;核电全年稳定发电8000小时,无碳排放,是发展中国家基荷电源的最佳选择。
自年初以来,包括核电主管部门在内,中央已多次表态,将适时重启沿海核电项目,但大半年过去后,时至今日沿海核电项目也并没有实质性重启,因此同样“有故事”的核电板块在今年的涨幅远不及新能源汽车。只不过我观察到,核电项目的重启已近在眼前,核电板块的催化剂即将发生化学反应:
日本将结束“零核电”的状态
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日前宣布,九州电力公司川内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满足了新的核电站安全标准,符合重启条件。这是该委员会首次认定核电站符合2013年公布的新安全标准,意味着川内核电站有望重启,结束日本已持续一年的“零核电”状态。
发改委笃定“一定要发展核电”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近日召开的达沃斯会议上表示,中国一定要发展核能,且要确保安全。这是降低化石能源占比的措施之一。而在8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议题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开工建设一批风电、水电、光伏发电及沿海核电项目。
中广核上市拟将资金投向核电厂建设
近日,中广核电力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文件,融资规模约20亿美元,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包括作为资本金投入核电厂建设。一个最简单的逻辑在于,如果不是核电项目要在近期重启,中广核电力在这个时候上市融资的意义又在哪里呢?也只有核电项目解禁后,中广核电力也才更有“故事”向机构投资者要到一个更高的估值!
不论是未来城镇化的超常规大发展,对于中国能源可持续供应的巨大需求,还是剑指雾霾的新能源汽车全面扩张,对于真正清洁能源的依赖,在确保安全的大前提下,核电项目的重启乃至扩张,都是当下最迫切也是最务实的抉择!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