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数据 > 借新能源汽车东风 锂电界谁“躺着赚钱”?

借新能源汽车东风 锂电界谁“躺着赚钱”?

来源:君临 | 作者:admin | 分类:数据 | 时间:2018-11-29 | 浏览:633086
文章顶部

锂电网讯:电动车热潮,并没有因补贴退坡有一丝减速的苗头。

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9万辆和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0%和 75.6%。

人们都知道,在电车狂飙的投资热潮里,锂电池是最夺人眼球的一环。

真锂研究的数据显示,2018年10月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锂电总装机量达到6.1GWh,同比增速达 82.9%。

在这波从2015年启动的产业链盛宴中,涌入一群又一群淘金的人。

岁月沉淀,洗净铅华,在硬碰硬的竞争中,成色优异的公司继续领跑,强者愈强,投机者逐渐黯然退场。

大浪淘沙,有人哭,有人笑。

我们检视整个锂电池产业链——

上游资源,几大钴锂企业的业绩,随着资源价格的起起伏伏而阴晴不定;

电池制造,宁德时代一家独大,基本上封死了落后者的逆袭空间;

中游材料,情况则稍微复杂一些:

一是产品种类较多,有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等;

二是工艺技术门槛不一,隔膜就有干湿法之分,负极有人造天然之别等等;

三是技术路线存在争议,就拿成本占比最高的正极材料来说,就有多种不同的镍钴锰含量路线;

四是资金壁垒不同,电解液投资门槛低,而隔膜投资门槛就高多了。

横向对比中游四大产品,从情况复杂的现状中我们找到一个简单指标——头部公司的毛利率。

一比较,可以很清晰的得出结论:隔膜盈利能力最强,技术门槛最高。

1.jpg

反观电解液,由于门槛低,竞争者涌入后,天赐材料的毛利一路滑落,降幅惊人。

技术含量高的东西,意味着护城河不易被攻破,在行业一片兴旺,在搅局者不断进入时能独善其身,守住自己的地盘。

那隔膜这门生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1、制造一枚电池,很难吗?

其实不难。

某种意义上说,只需要找到正确的材料,一枚电池很快就能被制造出来

一个剪开口的易拉罐,用块破布包上些木炭,用图上的棍子把这包木炭吊在易拉罐上,再装上一罐天然电解液——海水,一枚电池就制成了。

电池.jpg

相比前者,制造锂电池,则要多一个环节——隔膜。

锂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几部分构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锂电池.jpg

左边的正极和右边的负极,其实就像安放锂离子的公寓楼和写字楼。

放电时,锂离子“上班”从拥挤的负极公寓脱出,在电解液中穿过隔膜,到达空空如也的正极写字楼。

带正电的锂离子从负极到正极,为了保持电荷的平衡,相同数量带负电的电子在外电路中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充电也是如此,只不过方向逆转。

经过对锂电工作原理的解释,那么隔膜在锂电池中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主要是三点:

1、允许锂离子自由通过,

2、不允许电子通过,以防短路;

3、阻止正负极直接接触,以防短路。

以防短路,是隔膜作用的关键词。

试想,一枚存储了3000mAh的18650,如果隔膜有点问题,导致正负极的直接接触,能量瞬间释放,会引发剧烈的电池反应,造成电池的起火爆炸。

电池爆炸.jpg

实验室环境下针扎锂电池引发的起火爆炸,虐待锂电池的作死视频B站上很多

因此,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保证电池的安全平稳运行,隔膜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化学稳定性:不与电解质、电极材料发生反应;

2、浸润性:与电解质易于浸润且不伸长、不收缩;

3、热稳定性:耐受高温,具有较高的熔断隔离性;

4、机械强度:拉伸强度好,以保证自动卷绕时的强度和宽度不变;

5、孔隙率:较高的孔隙率以满足离子导电的需求。

正是由于存在那么多麻烦的要求,隔膜是锂电池四大原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一块。

尤其是湿法隔膜,前几年国内需求一直大于供给。

风水轮流转,这几年,产业大跃进,国内隔膜产能从14年的8.5亿平/年提升到18年的63.4亿平/年,而湿法更是从14年的的3亿平/年提升至18年的38.7亿平/年。

隔膜产能.jpg

国内隔膜产能统计 /  来源:太平洋证券统计

诱人的利润吸引资本家们一拥而上,产能的快速释放让需求无法跟上,供大于求无可避免。

2017年以来,中低端干法隔膜已陷入价格战的苦海,而相对短缺的湿法隔膜也涌上一些浑水,不少新进入的企业由于产品一致性差、质量差开始谋求低价甩货,搅乱市场。

生产隔膜又不是铸个钢锭那么简单,不但项目投入大、建设周期长,而且核心工艺技术难掌握。

隔膜价格.jpg

来源:新材料在线

从上图的价格走势上,我们可以读出两点信息:

一是随着隔膜产能不断投放,隔膜价格整体上一路走低;

二是湿法隔膜价格最高,其次是单法干拉,最后是单法双拉。

湿法干法,是隔膜的工艺分类,简单来说,干法工序简单,工艺门槛低,固定资产投入少,见效快,是赚快钱的投机者首选品种。

当然,过剩也最快。

在生产一般的锂电池方面,干法具有优势,成本低、污染小、孔更均匀;大功率电池方面湿法有优势,主要是安全性和热收缩性小。

大功率电池,也就是动力锂电池,作为电池市场最大的需求推动力量,湿法也代表了隔膜行业的前进方向。

7.jpg

电镜下,干法膜是机械拉伸产物,湿法膜是化学产物,外形上明显更均匀,更均匀的东西性能更好  /  来源:星源材质官网

湿法工艺制成的隔膜可以做到很薄,而且不是通过机械拉伸,而是利用化学方式,孔隙率和孔径大小更易控制, 产品的力学性能和均一性更好。

但他存在明显短板——高温下容易收缩。

隔膜一收缩,可不是小事。

看下面18650的拆解示意图,其实18650的制造方式很简单,就是在注满电解液的壳里按照正极——隔膜——负极的顺序把各种材料卷在一起。

8.jpg

假如中间的隔膜一收缩,那么正负极一相遇,后果就“fire in the hole”。

工程师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在隔膜外面涂一层无机纳米颗粒或者耐高温的有机化学物,可以提高隔膜的高温安全性能。

湿法隔膜“打补丁”,这又将增加工艺复杂度。

而具体怎么“打补丁”,这更是一门学问,也是企业将毛利水平拉开差距的重要一环。

比如恩捷股份就能造一种油性PVDF涂布隔膜产品,目前全球仅有LG及日本的一家企业能够生产,ATL和松下已经要求恩捷打样。

虽然湿法繁琐,但还是由于它可以做的很薄,具有高空隙率和透气率,可以使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性能。

而干法隔膜先天缺陷,最薄只能做到16um。

在续航更长、充电更快的下游应用要求下,湿法的这一特性可以说是动力锂电池的黄金搭档。


2、湿法隔膜的技术、产能,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厂商所垄断。

日本旭化成、日本东丽、韩国SK三家公司都以湿法隔膜工艺为主,长期高价垄断市场。

但这几年,在下游市场巨大的需求推动下,国内厂商进步相当快,国外厂商垄断局面已被打破。

就A股几大上市隔膜公司来说,不仅配套国内锂电池制造头部公司,更是打入了LG、村田等国际公司。

湿法与干法工艺相比设备复杂、投资较大、周期长、成本高、能耗大、生产难度大、生产效率较低等,投入大,见效慢。

换句话说,这行不适合赚快钱,适合长期头铁玩家,天长地久的死磕工艺技术。

但就有那么一群人不服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们不完全的回顾下2017年的诸位隔膜玩家的加码脚步:

1月3日,金力股份新增2500万㎡隔膜2号产线产能,该系列项目最远规划到8号产线;

2月4日,北大先行总投资50亿元的高分子复合材料项目开工,预计2019年投产,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2亿㎡锂电隔膜产能。

3月6日,星源材质拟在常州经开区设立新公司投资16亿元建设年产3.6亿㎡锂电湿法隔膜项目;

3月9日,鸿图隔膜公告拟续建公司年产9000万㎡锂离子电池隔膜二期工程项目。

10月20日,美联新材拟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5.03亿元建设年产近1亿㎡湿法隔膜基膜及8000万㎡涂覆隔膜的动力锂电池湿法隔膜产业化建设项目。

10月31日,常柴股份拟设立合资公司,实施“厚生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规划投资20亿元,建设湿法隔膜生产线12条。

实际上,在各级地方政府“GDP书记”的推动下,产能大量上马。

2018年,隔膜市场的竞争迅速白热化,特别是产能扩张大头的湿法工艺,新玩家的日子最难过。

高工锂电调研数据显示,相比于年初,湿法基膜价格下降约35%,干法单拉基膜下降约33%,干法双拉基膜下降约24%。

首先,新能源汽车补贴继续下滑,倒逼动力电池价格下降,而隔膜毛利在四大材料中最高,降价压力最大。

一方面是部分新进入者的产品性能不稳定,为消化产能摊低固定成本,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苟且偷生。

另一方面是国内一线梯队的隔膜企业新产能也快速投产,这些老司机在品质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借助规模效应,成本可快速下行,从而实现价格下调,加快二三线隔膜企业降价。

实际上,2017年湿法基膜价格跌幅同样较狠,而目前国内湿法头部公司——上海恩捷的单价跌幅却很有限。

有着更高技术含量的涂布膜,仅微跌3.3%。

9.jpg

来源:恩捷公告

今年初,上海恩捷在产品的销量已锁定产能60%-70%的情况下,主动将产品平均价格下降20%左右。

这一出狠招,让一众推推搡搡的二三线玩家开始准备甩卖设备,割肉止损。

但上海恩捷的“以毒攻毒”并未让自己受伤,根据三季报显示,他已实现4.03亿净利润。

要知道,去年全年上海恩捷的净利润才3.93亿。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头部企业能在价格总体下滑的趋势下,既能赚大钱,还能肆无忌惮的碾压菜鸡呢?

这要从湿法隔膜的生产环节说起。

10.jpg

来源:网络

别使劲看这图,看不懂也没关系。

反正只需记住:隔膜生产环节多,那么需要的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就多。

大家知道,生产某种产品,环节多,经过的机器多,就意味着系统的复杂度高,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燃气锅炉压力不够,挤原料的机器挤的不精确,膜拉伸机大力出奇迹把膜拉坏,环保装置过不了检查......

越复杂的东西,就越容易出问题,这是常识。

那么工艺水准的差异就体现出来了,谁问题出的少,谁就能将产能开到最大,还能得到更多的良品。

所谓良品,是隔膜企业的核心生产指标。

我们以上海恩捷的工艺流程为例:

11.jpg

来源:恩捷公告

注意打圈部分,所谓分切,就是机器拿把刀咔嚓剪开。

那么好的机器,就分切的好,废料少,半成品就多。

这里衡量机器好不好的指标叫设备幅宽,目前先进设备的幅宽为4.5~5米,分切一次有5%左右的损耗,而较幅宽较小的设备就会有7%以上的损耗。

别小看这几个点的差异,两次分切下来,差距就拉大了。

根据上海恩捷的反馈书,可以看到,随着新设备新产能的上马,工艺精进等因素,上海恩捷的良品率在不断提高。

12.jpg

而良品率越高,成本越低。

另外,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的运行速度也是重要一环,简单来说,速度越快,产能会变大,但品控难度加大,那么A品率(良品)就会下降。

所以在车速和A品率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也是考验生产能力的硬功夫。

以同样日本进口设备为例,一般默认速度是35米/秒,而经过磨合和工艺改进后可以把速度调快,产能就会变大。

拿上海恩捷、 辽源鸿图以及星源材质的湿法工艺的产能利用率作为比较,可以看出产能利用率随着生产时间加长都有着明显的提升。

13.jpg

实际上,除了良品率以外,影响成本的因素还有:原材料、能耗、制造费用。

还是以上海恩捷2017年成本构成为例:

14.png

原材料没什么好说的,主要看上游化工品价格,大家都差不多;

能耗主要是电费,目前全行业都在往电费低的三四线城市搬;

制造费用就有些文章了,这里面主要包含设备折旧、人工成本,那道理就简单了,想尽可能的摊低制造费用,只有华山一条道:上规模。

只有上规模,去上游采购设备才便宜,降低设备的单位折旧成本,辅助设备可以最大化利用,减少因切换不同规格的产品而导致的产线停机重启的等等好处。

如果说原材料、能耗、制造费用三环节,要实现降成本难度不大的话。

那么工艺水准带来的良品率提升就要靠硬邦邦的实力。

没有技术的积累和沉淀,没有团队的协作和合作,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不可能一蹴而就。

话说到这层,也就厘清了隔膜行业的初步投资思路:

选择工艺更先进、规模更大的公司。


3、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产能统计下?

且慢。

湿法隔膜的产能,得看是不是有效产能,不能生产质量达标产品,不能经济的生产产品,等于无效产能。

还是看产量更合适些。 先看这张锂电湿法隔膜产量TOP10企业名单:

15.png

来源:牛膜网

不出所料,上海恩捷高居榜首,产量比2到6名加起来还要多。

规模说明问题,我们先把TOP5过一遍。

上海恩捷,2018年被创新股份花了55亿拿下,创新股份更名为恩捷股份,当然,这两家公司都是同一个老板,交易不涉及更换实际控制人,相当于将湿法隔膜业务注入上市公司。

2018 年上半年,上海恩捷市场份额增加至37%,据说前三季度已经飚上40%。

去年出货约2.1亿平,今年出货起码翻一倍。

苏州捷力,2015年被胜利精密并购,但两家人貌合神离,管理层相处并不融洽,完不成业绩承诺不说,内部管理也出了很大问题,市场接连丢失。

2017年,上海恩捷营收达到8.9亿,苏州捷力才1.81亿,毛利率更是只有可怜的29.62%。

在当前各大隔膜拼命抢市场,争抢进入头部锂电大厂的历史行程的背景下,居然还在打内战?

现在落后一步,以后再想追赶起来可就难喽。

湖南中锂,2017年被长园集团拿下,目前共持有湖南中锂90%股权。

不幸的是,湖南中锂是背靠国内锂电出货量第三的沃特玛发展起来的,客户来源相当单一。

今年这个大客户深陷财务困境, 别说新订单,能把拖欠的货款要回来就不错了。

沧州明珠,不算很纯粹的隔膜企业,今年湿法隔膜新产线投产,产能未能得到完全释放不说,隔膜营收还同比下滑,隔膜毛利率更是从去年底的47.45%滑落到12.28%。

沧州明珠的困境,其实很能说明2017年这波“脑袋一热上产能”暴露的问题:

要不就是有效产能实质上并未形成;要不就是产品难以获取下游优质客户。

两眼一抹黑,就敢上产能。

而且他传统业务PE管和BOPA膜产品价格均大幅下滑,如此差的盈利能力,基本上可以洗洗睡了。

星源材质,是国内早期进入隔膜领域的企业之一,也是相当纯粹的隔膜公司,工艺水平算是国内一线水平。

16.png

星源材质2003年创立,09年开始实现销售,目前海外生产线销售占比达50%,毛利率硬是多年保持在50%以上。

早在2013年,星源材质便接到LG的订单,为国内企业实现了隔膜零出口的突破。

从星源材质上,还看到这样一个隔膜行业投资逻辑:企业是否拥有大牌客户。

规模,工艺,只是供给层面,客户是否离不开你的产品,愿不愿意付高价,其实更能说明问题。

17.jpg

各大隔膜企业下游客户 /  来源:华泰证券整理

工艺更先进、规模更大、大牌客户,三大过滤条件筛选下来。

纵观全行业,无论从规模、客户、还是工艺水平带来的高毛利水平上看,恩捷股份若是目前当之无愧的龙头,那星源材质则是弹性最大的未来之星。


4、恩捷股份,由陈晓明家族控制。

别以为陈老板是个西南边陲之省起家的土老板,人家是正儿八百的美国人,国际主义者,归国华人投身中国制造2020的典范。

是那种一换国籍马上可以给个领军人才头衔的技术专家。

他曾经是昆明塑料研究所副所长,毕业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这可是美国高分子材料研究“圣殿”,世界第一。还曾在北美最大的集成塑料制造商Inteplast任技术部经理。

核心技术人员,陈晓华,也是毕业于马萨诸塞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

除了这两位,恩捷的研发团队实力雄厚,拥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及国内等多位行业知名专家、博士,具有极强的研发能力和产品量化转换能力。

上海恩捷2010年创办,专攻湿法隔膜,成立仅两年,就开始实现量产和销售。

典型的技术型企业。

机会一直垂青于有眼光和准备好了的人。

始于2015年的动力锂电热潮,催生了对湿法隔膜的旺盛需求,2015-2017年上海恩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6 亿/4.99 亿/8.94亿元,实现净利润0.29 亿/1.99 亿/3.93 亿元。

随着营收利润超常规增长,上海恩捷也开启了产能大跃进。

18.jpg

与很多不入流的同行比,恩捷的产能扩张,大多形成了有效产能。

综合良品率高达78%,较主要竞争对手(星源材质)高出近10个百分点,分切损耗也逐年递减。

星源材质分切收得率(良品率)/  情况 来源:公告

一方面肯定是工艺水平逐年提高的原因;另一方面得益于上游设备供应商的设备升级,恩捷的生产设备购自日本制钢所,虽然比国产贵,但更稳定、精准、自动化程度高、而且能耗低。

综合算下来,其实更便宜。

经过多年磨合,恩捷对日本设备玩法已烂熟于心,并已包圆日本制钢所未来3年产能,外人无法染指。

21.jpg

损耗率变动趋势 /  来源:公告

生产隔膜无非是两个关键点:一是设备本身;二是设备使用。

恩捷这几年能在保持高毛利率的前提下大幅提高市占率,原因就在这里,也是其护城河所在。

规模在扩大,良品率在提高,工艺水准因规模扩大而不断精进,如此正循环,会让成本下降高于产品价格的下滑。

主动降价碾压菜鸡,让他们退出市场,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

他的下游客户基本上都是世界顶级客户。

目前已经实现供货的客户达到27家,全是锂电行业如雷贯耳的大企业。

如CATL,三星SDI,LG化学,BYD,Tesla等,正在认证的客户9家,丰田,本田,AESC等。

至于原有的包装印刷产品业务就不要有什么期待了,能维持目前的收入水平就算烧了高香。


5、如果说恩捷是依靠海归豪华技术团队高举高打;那么星源材质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慢就是快。

星源由陈秀峰于2003年创办,在当时,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挑战国外企业对隔膜产品的垄断。

创业13年后,他接受采访,用川普对着镜头说:

“看透两本书走遍天下都不怕,一本《道德经》,一本《毛选》,《毛选》看了十几年”。

22.jpg

来源:全景网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讲无为而治;办企业要以弱胜强,积小胜为大胜,还是后者更好使。

如果说恩捷是靠着美国的教育资源创办,那国产教育资源就是星源的助产士。

成立之初,作为四川人的陈秀峰近水楼台先得月,找到国内高分子材料学第一的四川大学,合伙研发干湿法隔膜。

当时隔膜被美国、日本企业垄断,堪称一膜值千金,是百分百暴利产品。

陈秀峰搞贸易起家,早年做经销商时了解到隔膜的巨额利润率后,那是朝思暮想,夜不能寐。

一手想着要去赚这个暴利,一手有着家国情怀,手撕鬼子,结束垄断。

成立5年后的08年,星源卷出了中国第一卷干法隔膜。

实际上,成立仅3年,星源就已经掌握了湿法的制备技术,也知道湿法一定是未来的主流技术方向。

只不过投资太大,过去搞贸易赚的钱不够烧,只能”农村包围城市“。

先点星星火,发达再燎原。

搞过贸易的陈老板,对隔膜下游客户熟悉,虽然最开始大多数厂家对国产隔膜有疑虑,但毕竟都是有闯劲的中国人,星源先是进了中航锂电的供应链,几个月后又拿下比亚迪。

后来的发展就顺了。

以2013年星源挺进LG干法隔膜供应链为标志,中国隔膜企业开始异军突起,势不可挡。

目前在干法领域,星源已经击败旭化成的干法,晋升世界干法龙头,目前是LG干法隔膜唯一供应商,来自LG的收入占到40%以上。

湿法也成功进入LG,但很遗憾,还应用在消费电池领域。

要知道,LG是全球动力电池隐形龙头,产品主要以代表未来锂电主流技术方向的软包为主,而且相对于松下绑定特斯拉,三星SDI绑定宝马。

LG配套的车企就海了去了,雷诺-日产、通用、大众、戴姆勒、现代。

多生娃,好打架,保不齐出个爆款,母凭子贵。

但实事求是的说,星源在动力电池对湿法隔膜需求爆发之时,他慢了。

原因可能是路径依赖,毕竟这个组织过去是由干法隔膜驱动,而大规模转型湿法膜,下注电车趋势,意味着要下大决心,组织要变化转型,组织内部的阻力需要协调,人事需要安排。

当然,更可能是陈老板比较谨慎。

23.jpg

《道德经》也没白读 /  来源:全景网

近年来,星源在产能上的动作与恩捷全力堆湿法产能,拼命扩张市场份额不同。

他一是同步扩张干湿法产能;二是建设“超级涂覆工厂”。

这两步动作,后者为纲,前者为目。

此话怎讲?

第一层意思,是干法隔膜性能还可以压榨,经过性能改进的干法隔膜厚度可达到12μm左右,就和湿法隔膜主流厚度基本一致,而且成本还较湿法低。

第二层意思,是涂覆隔膜产品的具体涂覆材料、涂覆方案会根据电池企业需求不同而不同,这样会有定制化需求,可以为隔膜提高附加值。

第三层意思,是国内隔膜市场赚快钱的玩家产能开始释放,国内隔膜市场价格竞争激烈,而海外电池企业更注重对产品服务、技术服务及售后服务的体验认定,价格敏感性相对较低,采购规模稳定。

很早就走出国内的星源,并不想去趟国内市场现在这波价格战浑水,他熟悉国际电池厂的偏好,随着三星SDI、 松下等一流锂离子电池厂商的产能扩张逐步落地。

经过定制化的涂覆隔膜产品,不仅性能更优,还可调整特性,会更合大厂的胃口。

正如陈老板在采访中所言:

“补贴退坡对我们来说是利好,没有补贴,很多国外汽车巨头会进来。我们的产品目前海外出口占50%,我的要求是到2020年,做到70%以上出口。我们不打价格战,价值战我们才打。”

“我把海外市场做好,先满足出口再发展内销,因为国外市场的要求是质量第一,成本第二,而国内需求目前更强调成本。”

陈老板这其实是说,隔膜产能大跃进,下游锂电也没闲着,都是赚快钱的一丘之貉,让他们苟合去吧。


6、如果说隔膜行业恩捷是标准的大白马,那么星源极可能是潜力黑马。

我们先比较两者的经营和估值数据:

24.png

星源18H3利润有近1亿的政府补助,PE有些失真,按扣非算跟恩捷差不多,但略低些

对比恩捷,星源差在规模和单价。

但这都不算问题。

目前星源有干法1.8亿平,湿法1.1亿平,共3亿平,国轩共建的星源合肥项目目前两条产线近1亿平的湿法产线产能正在爬坡。

明年年底,星源常州基地8条湿法、 8条干法全面建成,届时总产能将达到11亿平,产能大翻身。

25.png

星源老司机在产业中的江湖地位其实相当稳固,隔膜市场的战争,并不是歼灭战,而是《论持久战》 /  来源:互动平台

一方面,恩捷的良率提升能力会边际递减;

另一方面,星源由于产能基数低,规模一旦提升,会显著降低的成本。

还记得前文关于制造隔膜的两大关键点吗——设备是核心。

要知道,设备买的越晚,产能越高,投入反而更少。

那么展望未来,隔膜企业的增长之路无非就是能否顺利进入大客户供应链,使产能顺利消化。

大客户是否接受产品则取决于产能稳定性以及产品的技术实力,比如能按照客户技术方案稳定提供合适的基膜+涂膜产品。

过去几十年,我们有了很多老板,但真正成长为企业家的却很少。

微观上看,很多老板都赚到了钱,放到宏观上,他们无非在中国快速崛起上赚了一波快钱而已。

老实说,中国多数企业都是赚快钱的,他们并没有产业恒心,醉心于压中下一个脑白金,复制爆款奇迹。

隔膜行业的产能跃进,正是这种情况的缩影。

回顾历史,任何一个经历了这种发展阶段的国家,都会存在这一的现象,美国在崛起时,类似典故也是不胜枚举。

然而,随着经济降速,这样的时代正在过去。

能够跑的更远的、更长久的,一定是那些踏踏实实钻研技术,不投机取巧的企业。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