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网讯:每逢特斯拉下单,锂电池产业链总能引起关注一片。
锂电池概念股天赐材料子公司近日与特斯拉签订协议,向后者供应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品。据最新的消息,特斯拉上海工厂明年计划生产55万辆汽车,其中会有超过10万辆出口。业内专家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尝到甜头的特斯拉开始利用中国制造的优势扩产能、降成本。
有望供货特斯拉自产4680锂电池
根据天赐材料公告,其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将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品。双方协议约定了在业务合作期间的产品定价模式、供货方式、产品标准等内容,但未对特斯拉的采购量进行强制约束,最终销售金额需以特斯拉发出的采购订单结算为准。
根据东吴证券最新研报,特斯拉目前在美国弗里蒙特工厂布局试验线产能1.5gwh,特斯拉计划德国柏林工厂、美国奥斯汀工厂均配套部分自建电池产能。特斯拉规划自产电池决心较强,预计2022年开始规模出货。特斯拉电池产量10gwh左右,对应电解液需求2万吨,预计初期基本由天赐方面独供,对应电解液2021年订单接近2万吨,后期天赐的份额预计在50%以上。
“获得特斯拉自产电池订单是很大的突破。”资深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表示,此前特斯拉电池主要由松下和宁德时代等国际主流动力电池供应商供货,但对于电动车最关键部件的动力电池,特斯拉不会放弃自主权,已经开始规划自产电池。
按照马斯克在今年9月特斯拉电池日上宣布的规划,未来特斯拉电池每千瓦时的成本将远低于100美元,这将直接解决当前电动车成本高于很多燃油车的问题。为了支持新战略,特斯拉公布了4680锂电池,其直径为46mm,长度为80mm,通过无极耳设计,其能量密度相比现在使用的2170锂电池提高5倍的能量,续航里程预计将提升16%左右。
张翔表示,业内估计特斯拉4680自产电池有望两年左右在美国开始大规模生产。按照行业惯例,电解液等供应合同会提前就意向签约,此次天赐材料的协议为未来特斯拉自产电池打了提前量。伴随特斯拉自产电池技术未来逐渐成熟,天赐材料的供货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特斯拉利用中国制造优势扩大出口
有最新消息称,特斯拉上海工厂明年计划生产55万辆汽车,其中Model 3占30万辆,Model Y占25万辆。在55万辆车中,将有10万辆Model 3和1万辆Model Y用于出口。特斯拉已向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发出订货需求。
对于上述消息,特斯拉方面回应上证报称,中国工厂进展顺利,具体的产能等数字现在无法对外公布。不过,均胜电子等零部件公司有关人士已证实拿到上海工厂相关订单。
根据此前规划,特斯拉上海工厂全部建成运营后,年产能将达50万辆纯电动整车。今年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爬坡速度极快,工厂年初规划的设计产能为年产15万辆,但据今年10月特斯拉公布的三季度财报,上海工厂Model 3的产能已经增加至每年25万辆。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此前也表示,上海超级工厂二期进展非常顺利,预计今年底将完成建设,明年一季度有望实现Model Y车型量产。
对于特斯拉如此迅速地提升产能和扩大出口,业内专家称,特斯拉开始利用中国制造的优势扩产能、降成本。2020年上海工厂下线的Model 3零部件国产化率为30%。特斯拉上海工厂制造总监宋钢此前透露,预计在2020年底国产Model 3实现全部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
特斯拉全面国产化后,中国供应商和特斯拉有望实现双赢。业内专家表示,对于特斯拉的中国供应商,国产化后供应链价格压力减小,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均大幅下降,还可以拿到国家相关补贴。
据特斯拉披露,上海临港工厂第二代产线的 Model 3单位成本支出将比美国弗里蒙特的第一代产线低50%左右。特斯拉国产后有望进一步大幅降低成本,价格有较大下降空间,在激活中国潜在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使得出口销售成为一桩划算的买卖。
“如果我们的车太贵,一些消费者没有那么多钱的话,就会直接放弃购买,无论这个产品是多么有价值。所以,降低价格很重要,这样消费者才能真正买得起。”特斯拉CEO马斯克在2020第三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上回应降价的问题时说。
张翔表示,马斯克非常注重降低成本。虽然特斯拉目前在中国还没有生产电池的计划,但是国内供应商不仅技术成熟,而且选择面大,成本也低,未来像天赐材料一样从特斯拉电池业务中分一杯羹的中国公司还会增加。“将来特斯拉会邀请更多的中国电池供应商为其自产电池供货,电解液、薄膜、正负极等细分行业的国内公司有机会受益。”
天赐材料回应:已签署协议 但仍有不确定性
近期,天赐材料表示,其子公司近日与特斯拉签订协议,供应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品。目前来看,特斯拉规划自产电池决心较强,预计2022年开始规模出货。特斯拉电池产量10gwh左右,对应电解液需求2万吨。业内预计初期基本由天赐方面独供,对应电解液2021年订单接近2万吨,后期天赐的份额预计在50%以上。对此,记者今天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天赐材料,工作人员表示,双方协议约定了在业务合作期间的产品定价模式、供货方式、产品标准等内容,但未对特斯拉的采购量进行强制约束,最终销售金额需以特斯拉发出的采购订单结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