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的上半年,整个市场上到处是特斯拉的新闻。正是在那个时间,因为偶然的机缘,有一个可以来特斯拉工作的机会。
说实话,开始时有些许疑虑,因为电动汽车这件事在中国太新了。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做了许多功课,研究特斯拉在中国将面临的课题,比如里程、充电以及新能源汽车政策。研究结束后,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因为一切问题都有答案,特斯拉在中国,需要的仅仅是时间而已。
更何况,Elon musk这样的CEO太让人着迷了。我已经过了把谁当偶像的年龄,但如果非要选择成为某个人的粉丝,那么当世之人,没有谁比他更合适。他先后从事互联网、电动汽车、外太空探索、太阳能,每一项都是当时的最前沿领域,每一项都成就非凡。成为一个目光超越当世锁定在蓝色星球之外的极客的同事,想想都让人激动。
后来发生的一些事,让我不断地修正认识。一个企业创造出最先进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最全面的解决方案,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但它同时应当不断地向外界展示这一点,告诉人们它所做的努力以及能够为消费者带来的价值。
创业是一边嚼玻璃,一边凝视死亡的深渊
原以为特斯拉的风格和其他外企类似,但上班第一天就把我的想法改变了。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在同一个大房间里工作,桌子连成一排又一排。不论职位高低,办公桌完全相同,没有隔间,没有玻璃。我心想:哇,这就是Start up的样子吧。最近去总部,才知道Elon和其他人一样,也都是一张办公桌,才明白这是沉浸在骨子里的一种精神。
一直到今天,特斯拉依旧是一家创业公司。创业,意味着在成熟的市场中另辟蹊径,挑战人们的观念与钱包,因此难度极大。
创业代表着高强度工作,加班到深夜不过是家常便饭,从去年9月份之后,有大半年时间,我没怎么见过朋友,后来春节聚会时,他们说我老了几岁。
创业意味着不停解决难题,在资源、人力和时间都紧缺的情况下,突破常规和流程限制,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几乎每一天都会有难题出现,但每一次解决难题,都如同升级打怪,让人产生身心愉悦的成就感。
创业需要坚强的神经,因为你在做未曾有人成功之事,所以要以极强的勇气和毅力向前迈进。你也会遇到在一个稳定公司不会面临的境况,不断地调适自我,才能保持良好状态。
最重要的是,创业道阻且艰,常常面临波折。特斯拉在中国就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它需要时间去适应市场,也曾面临来自他人的讥笑,自身也在调整从而以更快速度前进。Elon 曾经说:“如果事事顺利,说明你创新不足。”没有比这更好的概括了。
Think big and shoot for the star
特斯拉是一家太独特的公司,因为独特,所以需要更多时间才能让他人明白它的追求。它常常做出一些看起来奇怪的举动——特斯拉开放了200多项核心专利,在把专利技术当作护城河的商业世界,这样的行为显得异常天真;特斯拉进入中国后,没有沿袭汽车业常规进行加价,并且向中国消费者赠送了家用充电桩和基础安装服务,这一行为在精明的中国企业看来显得傻里傻气;特斯拉在全球建成了由上千个超级充电桩组成的充电网络,这一过程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
如果以常规商业思维来评判以上行为,无法得到让人信奉的答案。归根结底,要落到特斯拉的使命之上:推动世界向可持续交通迈进。燃油汽车不仅污染严重,而且会让人类面临能源枯竭的困境,所以特斯拉致力于让人类社会从汽油车时代过渡到电动汽车时代。至于特斯拉卖了多少辆车,赢利几何,和这个目标相比,都是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