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比亚迪:回归现实才能实现理想

比亚迪:回归现实才能实现理想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3 | 浏览:3319
文章顶部
摘要:用一种短跑冲刺的节奏去应对一场马拉松,无疑是悲壮的。梦想肯定要有,但先得活过当下。

比亚迪:回归现实才能实现理想

2007年8月,王传福在F6下线仪式上语出惊人:“比亚迪计划在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

他预计2015年比亚迪汽车的年产销规模为150万辆。

一、失之传统汽车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4年结束时,比亚迪的销量为43.8万辆。2015年上半年销量为22.8万辆,预计全年销量不超过50万。这个数字只是八年前预测的三分之一。

当然我们不能据此而否定比亚迪,毕竟以中国汽车行业的波谲云诡,连国际专业的咨询机构都无法准确判断下一年的走势。只是,对于曾经名列前茅一度成为自主标杆的比亚迪来说,这八年在销量上的滑落是一个不争事实。

2015年上半年,比亚迪在中国狭义乘用车市场(仅含轿车、SUV、MPV,不含微面)上的市场份额为2.3%,与去年相比下降0.2个百分点。名列所有乘用车集团的第13位、自主品牌的第5位。它前面的自主品牌分别是:长城、长安、吉利、东风。

这个成绩离王传福“中国第一”的梦想也渐行渐远。

二、收之新能源汽车

但在另一个层面上,王传福的判断又是对的。那就是新能源汽车。

2015年上半年,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409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10%,名列全球第三,紧随日产和特斯拉之后。而且,如果只看6月单月销量,比亚迪已经以5,037的销量问鼎世界第一。

如无意外,比亚迪在2015年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世界销量第一。

而如果仔细翻看一下王传福八年前的原话,他的豪言壮语是基于一个重要判断,即“未来的天下是混合动力电动车而不是汽油车的。” 只是说,这个未来比他预想的要晚来一些。

王传福当年的依据是,这家成立于1995年的年轻企业,在手机电池领域凭30%的成本优势就击败了松下、索尼等巨头;在汽车模具上,它的成本比日本对手少400%。他说,“难道400%的优势还不足以击垮对手?”他当时还透露,比亚迪另一个法宝是 “速度势不可挡。”

三、比亚迪输在哪里

现在看,问题在于:汽车不是手机。除了成本优势,还要具备设计、品牌、渠道等体系力,以及好的时机。造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科出身的王传福缺的不是技术,而是以上这些微妙而至关重要的软实力。

比亚迪的外观设计,一直因模仿而被诟病。近年努力开发了新的造型,特别是在以秦为首的新能源车上展现了相当的原创水准,并与之后上市的唐形成了家族风格。但在整体设计的格调与细节上,缺乏一种消费者常提的”档次感“。这和由前沃尔沃设计大师操刀的吉利、前宝马首席设计师参与的长城、五国九地共同开发的长安,拉开了一定距离。

而外观和档次感,是中国消费者除价格外最关心的一个选车话题。

至于时机,也不能全怪王传福。整个行业,包括政策制定者都过于乐观的高估了新能源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2012年制定的一个政策期望是,在2015年要达到50万辆的新能源车销量规模。而截止上半年,这个数字仅约为19万辆。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