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关国内最大的光伏企业——尚德破产的消息甚嚣尘上。尚德的破产,同时也折射出我国光伏产业正面临着发展困局。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几年将是光伏产业的痛苦期,未来行业仍有发展空间。
随着一笔高达5.41亿美元的可转债到期,曾经创造中国首富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下称“尚德”),开始正式走上破产道路。3月18日,尚德宣布,公司未能在3月15日前偿还到期的5.41亿美元可转债。
此前,有煤体爆出消息称,今日(3月20日)尚德将拿出破产重组方案。但截至目前,具体方案仍然没有出台。
基于此,坊间关于尚德去留也引发种种猜测。有传闻称,尚德电力计划将无锡尚德破产以偿还债务,也有传闻称无锡市政府将接盘无锡尚德。不过,能源专家林伯强认为,无锡市政府接手无锡尚德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事实上,尚德从此前的创造中国首富,再到如今的债台高筑,也仅是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的缩影。据了解,由于前几年的疯狂发展,到2011年5月光伏产业出现大逆转,多晶硅价格急剧下降,从每吨70万元迅速下降到21万~25万元,跌幅达70%。
在遭遇价跌的同时,我国光伏产业相继面临欧盟、美国以及印度等国的“双反”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光伏产业90%的市场在海外,“双反”大棒接二连三袭来,对中国光伏产业构成了不小的打击。
据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12月,我国90%以上的多晶硅企业已经停产,在生产的企业只有5家。
由于市场需求急速委缩,再加上国内厂商大打价格价,我国光伏企业的利润也严重下滑。近日,海润光伏发布2012年业绩报告称,2012年全年公司实现利润仅207.59万元,比2011年下降了99.48%。据悉,在2011年全球光伏发展热潮时,海润光伏曾获4.02亿元的惊人利润。
与此同时,江苏阳光、向日葵等光伏上市公司也深陷亏损泥淖。其中,向日葵公布的业绩预报显示,预计2012年1月-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0000万元-30000万元。
据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2013年我国光伏产业仍将处于深度调整期,真正的“寒冬”仍未过去,行业全面回暖可能要推迟到2014年。
业内专家也认为,行业回暖仍需时日。昨日,在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家中国峰会间歇林伯强就表示,“光伏行业未来还是有发展空间的,这几年是痛苦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