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迪经智《中国循环经济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申报指南(2013)》近日在京发布。赛迪经智指出,过去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导致目前很多地区受到土地、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效支撑。而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是地方政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的逐步实现,“城市矿产”资源蓄积量将不断增加,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同时,利用“城市矿产”资源有助于带动技术装备制造、物流等相关领域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既是缓解资源瓶颈约束、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享有优惠政策,是提升园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家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给予一定程度补贴,在具体补贴上,国家补贴给园区,最终落实到园区的项目里。补助方式为预拨和清算相结合,预拨不超过项目补贴资金的15%。按照不同项目的规模和延伸度、投资力度,国家为每个示范基地提供10%的资金配比。整体来看,国家对“城市矿产”扶持力度相当大。例如广西梧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园区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批复,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3亿元,大大提高了“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建设力度与竞争力。河南大周镇再生金属回收加工区成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之后,得到3亿元扶持资金,前期启动资金2000万元已拨付到位。
表1 部分“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获补助资金概况
序号 |
示范园区 |
中央财政专项扶持金额 |
1 |
广西梧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园区 |
3亿 |
2 |
河南大周镇再生金属回收加工区 |
3亿 |
3 |
湖南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 |
2.9亿 |
4 |
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
2.3亿 |
5 |
重庆永川工业园区港桥工业园 |
2亿 |
6 |
江苏邳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铅产业集聚区 |
2亿 |
7 |
河北唐山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科技产业园 |
1.5亿 |
8 |
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 |
1.38亿 |
9 |
江西新余钢铁再生资源产业基地 |
1.15亿 |
10 |
宁波金田产业园 |
9800万 |
11 |
安徽界首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 |
8900万 |
12 |
山东临沂金升有色金属产业基地 |
7500万 |
13 |
辽宁东港再生资源产业园 |
2000万 |
资料来源:赛迪经智整理,2013.04
目前已分三批形成由东、中、西部22省区市28个示范基地共同组成的“城市矿产”布局网络
截止2012年8月,我国总计批复了22省区市的28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其区域分布见下图。其中,辽宁、山东、浙江、安徽、湖南及广东六省已有两个示范基地获批,北京、天津、重庆、上海、河北、黑龙江、新疆、四川、河南、湖北、山西、宁夏、广西、福建、江西、江苏等省市则有一个示范基地获批。
图1 获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区域分布图
资料来源:赛迪经智整理,2013.04
未来园区应遵循循环经济产业链招商,创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目前大部分已批复或正在申报“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园区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它们往往在拆解方面优势显著,但缺乏再加工能力,并且与园区签订协议的再生资源利用骨干企业也较少。为了迅速扩大园区规模,推动“城市矿产”朝规范化、高值化方向发展,园区还需要引入相当数量的核心骨干企业和战略合作伙伴。
园区要仔细分析本地循环经济产业基础,找出优势和特色产业,在招商过程中引导客户在循环经济产业链集群中找到投资切入点,以促使形成更加完备的产业链集群,从而打造区域循环经济特色、发挥优势产业聚集效应。遵循产业链招商将不仅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经济,有利于降级成本,还有利于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促进整体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完成。
此外,园区应在其覆盖区域因地制宜,创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立以社区回收为基础,以分拣中心为核心,以综合加工利用为目的,形成点面结合,服务功能齐全,回收体系网络化、运营管理园区化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充分保障示范基地的“城市矿产”资源来源,从而支撑示范基地的顺利完工及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