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际巨头苹果公司订单分流之后,富士康“去苹果化”趋势越来越为明显,曾经的“代工皇帝”郭台铭也进行了多次尝试,加速富士康转型。近日,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富士康未来将不再严重依赖苹果,而是开发自己的产品。事实是,近两年来,郭台铭提出的转型举措逐一推进,但富士康却未见起色,此次“代工皇帝”提出的将开发自己的产品,是否能让富士康再造神话,值得期待。
“手足关系”呈现裂痕
在今年以前,苹果公司与富士康可以算是手足兄弟,富士康是苹果早期iPad和iPhone独家代工厂,两者关系密不可分。苹果公司的光环让富士康成为受人瞩目的代工厂,而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郭台铭也被称为“代工皇帝”。郭台铭不仅为苹果公司提供了高质量、高利润的产品,同时还为苹果公司背起不少黑锅。他为苹果公司廉价制造了所有iPhone,而当苹果公司因其中国工厂的低工资和恶劣工作条件受到批评时,遭人唾骂的却是郭台铭的富士康。
而如今,这对手足兄弟关系出现了裂痕,苹果开始把给郭台铭富士康的订单进行分流。就在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精密集中精力生产iPhone 5时,他的同行们显然在以更激进的低价策略,拿到更多来自苹果的订单。一个令富十康头疼的最新消息是,和硕赢得生产iPhone 4S和iPad Mini等热销产品订单
尽管和硕方面对是否拿到平价iPhone订单的消息没有表态,但其大陆工厂下半年的扩招计划无疑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外界对其的猜测。和硕日前宣布,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将其在中国大陆的工人数量增加40%,以满足新产品发布的需求。和硕对苹果订单的抢夺远不止如此。有消息称,和硕今年还拿下了苹果MacBook Air 2013年订单的18%,目前已进入试制阶段。而据称,其手中握有的iPad MiNi订单也超过了全部订单的五成。
“可想而知,苹果不喜欢依赖唯一一家供应商,”凯基证券分析师郭明池说。
“老骥伏枥”率众坎坷前行
也许iPhone出现在市场之前,很多人不知道富士康,而随着iPhone成为“街机”之后,富士康也家喻户晓了。但随着苹果订单的分流和减少,郭台铭又将迎来一大挑战,但作为奋战了40年的“老江湖”,郭台铭并不退缩,他表示已经为公司的未来做好打算,将不再严重依赖苹果,会陆续开发出富士康自己的产品。
苹果开始把给郭台铭富士康的订单进行分流,这直接导致富士康营收创近十年来的最大跌幅。近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发布第一季度营收报告称,由于主要客户苹果的iPhone 5和iPad订单下滑,公司第一季度销售额为8090亿新台币,创下7个季度以来的新低,同比下跌19%,利润下降非常明显。
另外,随着iPhone 5陷入“掉漆门”、“弯曲门”等质量事件,富士康产品不良率也遭到了媒体的曝光,为了改正这种不良风气,郭台铭亲历亲为,狠心整顿。据内部人士透露,近来,富士康的加工厂加工生产的iPhone产品良率仅为70%,达不到苹果的合约要求。近期更是被媒体曝光遭遇苹果公司的“退货门”。对此,郭台铭于今年4月来到深圳观澜厂区,还提出了“提升良率、专业培训、凝聚士气” 12字主张,甚至在观澜设立了办公室,并表态如果良品率达不到要求就不走。同时还下令所有各个园区进行大整顿。
因为苹果公司占据富士康40%左右的营收,订单下滑让富十康陷入发展降缓困境。另外自2010年起,一提到富士康,人们立马会和跳楼、流水线、待遇差、员工大罢工等联系起来,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苹果公司,但郭台铭的富士康却成了“替罪羊”,导致富士康在业内的地位下滑,市场拓展也受到影响。
除了依赖苹果外,郭台铭还率领鸿海精密的员工进行了多次转型,但似乎进展并不顺利,特别是“渠道”梦想破灭。今年初,鸿海宣布将关闭旗下子公司赛博数码在台湾地区的零售商店。3月份,鸿海与德国麦德龙合资的万得城电器宣布退出中国大陆市场。而据业内分析,入股夏普是未来郭台铭转型的重要基础。
“代工皇帝”的科技帝国梦
在工作上,郭台铭号称“科技枭雄”,他崇拜成吉思汗,热衷工作,被很多人视作霸气、独裁,甚至被叫作“打不死的蟑螂”。然而对传媒,他却一直保持着高度的低调,很少在闪光灯下现身。在他的心中,一直有着一个强大的帝国梦。
随着国内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代工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缩水。精明的富士康老大郭台铭不会吊死在一棵“苹果”树上,从酝酿打通供应链,布局零售连锁卖场到开辟新能源产业,寻找突围之路,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取得突破的领域。无论是医院,还是房地产、物流等,只要能赚钱,郭台铭就不放弃。富士康的口号也从制造的富士康,转向服务的富士康,去年又提出转型科技的富士康。
但在郭台铭的帝国宏图中,科技领域一直是鸿海集团的生命,努力打造“八屏一网一云计划”。除了投资千亿进军光伏产业;收购夏普10%股权,生产自己的超大屏电视外;甚至多次“不惜血本”介入电商业务。另外,据媒体透露,郭台铭还有意参与台湾4G设备的竞标,目前已经从电信和有线电视运营商延揽人才操盘,未来可能与润泰集团结盟。鸿海集团发言人也证实了鸿海“正在积极评估4G牌照”,称4G布局是鸿海战略的重要一环。结合此前,鸿海已入股台扬、台通等厂商,参与台湾智慧光网增资案,参与台北市光纤基础网络建设案,显示出郭台铭对基础网络建设兴趣的浓厚。
据熟悉郭台铭的人透露,郭台铭一生敢想敢做,快意恩仇,但因为不擅妥协,常呈现出截然相反的两面,既严苛又宽容,既节俭又慷慨,既暴躁又温和,既狡诈又单纯。这是一个发脾气时令人做梦都不想遇到的老板,也是一个在发奖金时令人做梦都希望遇到的老板。一位跨国公司高管曾是郭台铭的供应商,对郭的直来直去印象深刻,“他想和你做事情,就很热情,不想和你合作,就绝不会和你多罗嗦。”
成吉思汗一生都在开疆扩土,63岁的郭台铭,他的“帝国梦”还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