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1月2日讯 2013年,美股可穿戴设备板块表现强劲,牛股频现。不少分析曾预测2014年将是可穿戴设备爆发之年,它们将变得更加主流化,并不断地向社会的更多领域渗透,美股可穿戴的强势预计将更为突出,同时也必将影响到中国资本市场。
可穿戴科技加速升级
众多行业人士认为,2014年将会是可穿戴设备之年。越来越多的可穿戴产品将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形成互连,在更注重用户体验的同时,在续航时间以及触视听等感官上也将进一步提升。
行业分析师萨拉·鲁特曼·艾普斯(Sarah Rotman Epps)认为,能够连接智能手机的智能手表将催生一种全新的计算种类。她指出,苹果预计会在2014年发布人们期待已久的智能手表,而且认为该产品会像2007年的苹果手机那样,改变我们与手腕的互动方式。
谷歌眼镜有望于2014年中期正式上市销售。届时,谷歌眼镜的技术更新势必子都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今年9月,谷歌眼镜就曾对试验性硬件增加了四项新功能,包括声音搜索、照片插图,以及与YouTube和Google Apps的部分功能整合。
此外,索尼的第三代智能手表SWR10也可能在2014年面世。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透露,索尼正在测试一款“BT手腕提醒器”(BT Wrist Notifier)代号为SWR10的可穿戴设备,该设备支持NFC以及蓝牙,似乎正是sw2的下一代产品。
可穿戴设备品类继续丰富
计算研究中心Rackspace认为,可穿戴技术已开始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87%的美国受访者认为可穿戴技术可以提升佩戴者的个人综合能力,71%的受访者认为该技术有利于改善个人健康状况,还有54%的受访者认为,可穿戴技术提升了他们的自信。
目前,苹果、谷歌、索尼、三星、耐克、Fitbit、InteraXon、ZetrOZ等众多机构都在加快可穿戴设备创新和研发的步伐,随着世界顶尖公司不断进军可穿戴产业,可穿戴设备的种类也将更加丰富。
2014年可能会诞生可穿戴电视。目前的电视机屏幕大多采用基本尺寸,且均为方形形状,但随着柔性屏技术的日益成熟,2014年可能会诞生可穿戴电视的原型机。
除了市场非常知名度较高的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产品之外,还有很多新奇的细分可穿戴产品不断涌现。澳大利亚著名睡眠研究公司Re-Timer的Instabeat,是一款改善睡眠质量的产品,可以通过软件控制的绿光来调节佩戴者的生物钟,适用于经常需要倒时差的人群。
美国科技公司Zepp的全球首款便携式Golf动作辅助训练系统――GolfSense,可以监测到佩戴者挥杆时的加速度、速率等多项数据,从而提升佩戴者的高尔夫球技。
企业应用或引爆市场需求
有专家认为,企业将会以不同于普通消费者的方式来看待可穿戴科技。2014年,企业将会为他们的员工选择可穿戴设备,尤其是在工业、高科技和保健设施方面。
可穿戴设备可能被应用的领域之一,就包括拥有众多工人的制造厂房。可穿戴生物特征监测器可以用来跟踪雇员的肢体动作,以便查看他们是否尽职尽责。
有分析认为,全球的大型企业,可能会斥资为员工采购诸如Nike Fuelband 之类的健康追踪设备,以便提前发现一些健康隐患,避免更严重后果的发生,从而为公司节省医疗保险的支出。
在员工数量众多且分散的物流、零售等行业,位置追踪类的可穿戴设备也大有用武之地。
目前的可穿戴设备市场主要是针对的是个人消费市场,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发掘,将来为企业提供可穿戴设备软硬件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势必会逐渐显现,届时庞大的潜在市场规模必将引爆对可穿戴产品的需求。
A股智能穿戴概念股主要包括奋达科技(002681.SZ)、北京君正(300223.SZ)、丹邦科技(002618.SZ)、中颖电子(300327.SZ)、环旭电子(601231.SH)、得润电子(002055.SZ)、康耐特(300061.SZ)、歌尔声学(002241.SZ)、汉威电子(300007.SZ)和科大讯飞(002230.SZ)等。
在细分领域中,可穿戴医疗设备概念股包括九安医疗(002432.SZ)、苏州固锝(002079.SZ)和宝莱特(300246.S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