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网科技讯(记者 战钊)日前,环保部发布《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公布了2012年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状况。年报显示,我国已连续四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2382.8万辆,保有量较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北、河南、四川、北京、辽宁、山西分列前10位,西藏排名最末。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全国高排放的“黄标车”保有量为1451.1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13.4%,机动车保有量的6.5%。“黄标车”保有量前10位的省份依次是广东、山东、河北、河南、江苏、辽宁、黑龙江、新疆、浙江和四川,北京排名第13位,最少的是青海。
2012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12.1万吨,但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与2011年基本持平,其中氮氧化物(NOx)640.0万吨,颗粒物(PM)62.2万吨,碳氢化合物(HC)438.2万吨,一氧化碳(CO)3471.7万吨。
报告显示,报告显示,汽车是污染物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NOx和PM超过90%,HC和CO超过70%。按车型分类,全国货车排放的NOx和PM明显高于客车,其中重型货车是主要贡献者;而客车CO和HC排放量则明显高于货车。按燃料分类,全国柴油车排放的NOx接近汽车排放量总量的70%,PM超过90%;而汽油车CO和HC排放量则较高,超过排放总量的70%。按排放标准分类,占汽车保有量7.8%的国I前标准汽车,其排放的四种主要污染物占排放总量的35%以上;而占保有量61.6%的国Ⅲ及以上标准汽车,其排放量还不到排放总量的30%。按环保标志分类,仅占汽车保有量13.4%的“黄标车”却排放了58.2%的NOx、81.9%的PM、52.5%的CO和56.8%的HC。
据介绍,从2010年到2012年,全国“黄标车”保有量由1558.3万辆降低到1451.4万辆,年均削减3.5%。目前,“黄标车”仍是我国机动车防治污染的重点。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指出,针对移动源排放已成为影响中国空气质量突出因素的现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要严格限制机动车保有量。同时提升燃油品质,加速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到2017年,全国范围黄标车基本淘汰。此外,要强化车辆环保监管,加速推进低速汽车转型升级,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链接】何为“黄标车”?
“黄标车”是高污染排放车辆的别称,是未达到国Ⅰ排放标准的汽油车,或未达到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车,排放量相当于新车的5至10倍。大多是于1995年以前领取牌证的老车,因其贴的是黄色环保标志,因此称为黄标车。
北京交通发展纲要:黄标车全天禁入6环
根据今年将出台《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14-2030年)》,北京将严格执行高峰区域限行措施,加强外埠来京车辆管理。严格黄标车通行管理,本市黄标车全天禁止进入六环路(含)内行驶,外埠黄标车不予办理进京通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