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想集团今日宣布,以29.1亿美元的价格从谷歌手中买下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包括3500名员工、2000项专利、品牌和注册商标。
收购价29亿美元包括,在收购时支付14.1亿美元,包括6.6亿美元现金和7.5亿美元的联想普通股股票,而剩下15亿美元则将以三年期本票支付。
1、联想对MOTO的青睐从摩托分拆开始
发布会上,联想集团CEO杨元庆说,联想很早就有买下摩托罗拉的愿望。2010年,摩托罗拉“一拆为二”(分为摩托罗拉移动和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杨元庆就和联想CFO黄伟明去过摩托罗拉总部,想联系摩托的CEO。但杨元庆和黄伟明找错人了,找的是摩托罗拉的联席CEO格雷·布朗。而在摩托罗拉分拆后,格雷·布朗并不负责摩托罗拉的移动终端业务。因此,几人见面聊了后,还蒙在鼓里的杨元庆并没有收到下文。
而很快,杨元庆的团队就得到了谷歌以120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消息。杨元庆说,就在谷歌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不久,他就邀请了谷歌董事长施密特到自己家里来吃饭。而施密特是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的推动性人物。在饭桌上,杨元庆除了介绍联想产品之外,也抛出了橄榄枝。杨元庆说,他那时就跟施密特说,如果谷歌想继续运营硬件业务就留着,如果哪天不想要这个业务了,可以找联想,让联想把这个业务接下来。
从这个对话中,可看到杨元庆对MOTO业务的高度青睐,也能看到,杨元庆对谷歌收购MOTO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那就是,杨元庆在当时就认为,谷歌收购MOTO可能并不在硬件,而是专利,或者谷歌并没有对收购一家硬件公司做好充足的考虑和准备。也能看到,一个高超的商务谈判者,即使在大门关闭的那一刻,也绝不会给自己填死路,而是留着一扇窗。
杨元庆说,联想对MOTO的收购,很早就相中,但却是一场闪婚。
两个月前,杨元庆收到了施密特的邮件,但施密特在邮件中并没有透露意图,而是问杨元庆有没有机会做个交流?杨元庆马上拨通了与施密特的连线,施密特把出售MOTO的意图表达了出来,问杨元庆有没有信心接手?而电话这端的杨元庆立即表示出了肯定的态度。
杨元庆说,整个谈判也就是从2个月前才刚刚开始,而主要的谈判攻城就是联想CFO黄伟明。负责联想移动业务的刘军也高度参与了此次谈判。
杨元庆回忆称,就在与施密特的那个电话后,自己和黄伟明便马上启动了去硅谷的行程,见了很多MOTO的管理层,询问了一些大的方向,战略的互补,可操作的点等。
但杨元庆并不需要为当初未能买下摩托而后悔。经过谷歌倒手,“瘦身”之后的摩托,比2011年摩托分拆的时候,更有助于联想在目前收购后的内部整合。
2、联想买了什么?
杨元庆用市场、品牌、知识产权、产品组合互补和团队,概括了此次收购的意图。
在市场方面,摩托最强劲的市场表现在北美和南美洲,这对于联想手机业务的国际化迈进能带来帮助,尤其是在智能手机的成熟市场领域。而联想智能手机原有的市场渠道,主要在中国、东南亚和俄罗斯等欧洲国家。此外,摩托在海外与运营商的关系也是联想非常青睐的。在一次采访中,杨元庆曾对我说,手机业务的海外成熟市场,主要是运营商推动的,要看与运营商的关系;而新兴市场地区,相对来说,自由市场的占比会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