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48家中国车企遭工信部清退 “终身制”被打破

48家中国车企遭工信部清退 “终身制”被打破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4 | 浏览:5218
文章顶部
摘要:此举意味着着,如果被公示的48家企业到2015年10月31日无法通过相关考核,则将被暂停汽车产品的生产资质。而在国内,一旦车企的生产资质被冻结,往往意味着该车企将退出汽车生产领域,步入破产程序。

48家中国车企遭工信部清退  “终身制”被打破

自2012年发布《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近日首次发布了《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1批)》公告,包括兰州宇通、云南美的客车、吉林通田、哈尔滨客车厂在内的48家汽车生产企业进入了特别公示名单。

此举意味着着,如果被公示的48家企业到2015年10月31日无法通过相关考核,则将被暂停汽车产品的生产资质。而在国内,一旦车企的生产资质被冻结,往往意味着该车企将退出汽车生产领域,步入破产程序。

据法制周末报道,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名单中的企业大多处于停产或者半停产状态,有些车企还负债累累。“他们除了拥有汽车生产资质外,都没有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就是空壳企业。”贾新光说。

以兰州宇通为例,2003年9月成立的兰州宇通,原本隶属于宇通集团,但于2009年10月停止生产经营。为不拖累上市公司的业绩,2011年,宇通客车以4484.25万元的价格将兰州宇通剥离出上市公司,将所持有的80%股权转卖给公司控股股东郑州宇通。

但郑州宇通也无心加大投入。2013年9月,甘肃省《关于进一步加快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称,兰州市拟盘活兰州宇通资产与青年汽车公司合作生产大型客车。而青年汽车公司有关人士则透露,青年汽车集团的战略正在调整中。

此前青年汽车多个汽车生产基地项目已经放弃,项目土地也被当地政府收回。

事实上,把这批车企推向整改名单的行动,始于2012年出台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在汽车行业建立落后企业退出机制。汽车分析师张志勇称,由于中国政府过去发了不少生产许可证,而且都是终身制,这就导致壳很值钱,好多公司虽然负债累累,但其拥有的壳资源却让他们一直存续。

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这类“壳”企业表示不满,“那些非常烂、甚至连产品都没有、已经停产的企业,只有一个空壳目录就等着人来兼并,这很不正常,甚至让兼并重组演变成一个生产资质买卖的过程”。

贾新光则认为,对于众多车企的“休眠”状态以及所引发的浪费资源情况,2006年国家发改委曾经进行了一次集中清理,并注销了120多家企业的生产资格。近年来,工信部不断推动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加大力度整治汽车行业小散乱情况。

值得玩味的是,张志勇指出,需要审批才能进入汽车生产领域,使得壳资源仍有存在的条件。如果进入汽车生产的壁垒不打破,则无法彻底改变壳资源的买卖,退出机制的核心应该是取消生产资质审批。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