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分析:巴斯夫在日本设立电池基地胜算几何?

分析:巴斯夫在日本设立电池基地胜算几何?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4 | 浏览:5282
文章顶部
摘要:巴斯夫是一家规模巨大的企业,2012年的销售额为721.29亿欧元,拥有11万多名员工。

巴斯夫在日本设立电池基地胜算几何?

“精神上的联系固然重要,但物理距离更重要”——日本的这种商业习惯让世界第一大化工企业也行动起来。

巴斯夫于2014年2月5日在日本兵库县尼崎市的尼崎研究孵化中心(ARIC)内新设了“尼崎研发中心电池材料研究所”,专注于充电电池正极材料电解液的研究开发。

巴斯夫是一家规模巨大的企业,2012年的销售额为721.29亿欧元,拥有11万多名员工。光销售额就是日本最大的化工企业三菱化学控股的约2倍。那么,巴斯夫为何要在尼崎设立研究所呢?原因在于日本特有的商业习惯以及世界顶级企业特有的战略。

巴斯夫在尼崎设立研究所的目的是在邻近客户的地方拥有自己的开发基地。因为电池材料的测评时间长达数年,这样就可以一边与客户(电池使用企业)的开发人员进行交流,一边对材料进行不断改进,最终得到客户的采用。

巴斯夫以前没有在日本安排电池材料的开发人员,在日本只有销售人员。要与电池企业的开发人员讨论技术问题时,都是从德国派来研究人员,而研究人员之间的讨论又存在很大的语言障碍。更重要的是,“物理距离”阻碍了巴斯夫与日本企业的业务往来。

巴斯夫日本公司社长Joerg-ChristianSteck表示,“德国企业在开发方面比较重视精神上的联系,而日本企业更重视物理距离。为了扩大和日本企业的业务,在邻近客户的地方设置基地将起到推动作用”。

巴斯夫称设立研究所的目的是“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换言之,就是“在电池企业遇到问题时,立即前去调查并提供解决方法”。该公司决定按照日本企业的商业习惯来做,以便扩大业务。

材料厂商在目标客户的附近设立研究设施的情况并不少见。巴斯夫为何选择尼崎呢?

尼崎所在的兵库县是汇集了松下和原三洋电机电池工厂的“日本西部电池产业聚集地”。巴斯夫似乎瞄准了独家为丰田生产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的松下。另外,在与兵库县相邻的京都府,还有为三菱汽车等生产电池的杰士汤浅。

巴斯夫日本Steck社长淡然地表示,“在日本拥有基地至关重要,而尼崎离关西和关东的企业都很近。”Steck虽然否认说,“丰田当然很有吸引力,但并不单单面向丰田”,不过研究所终究还是面向车载领域的。

如今,纯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和混合动力车(HV)基本都配备了怠速停止机构,汽车的进化与电池密不可分。虽然电池主要由电器企业制造,但实际上,大多数电池材料都是化学产品。

目前,日产汽车的EV“LEAF”(聆风)和三菱汽车的“i-MiEV”的销售不振。不过,巴斯夫统管电池材料业务的副社长AdrianSteinmetz表示,“我并没有因为现在EV卖不动就持悲观态度,电动汽车今后肯定会扩大。电池材料的市场前景毋庸置疑”。

据巴斯夫估算,2020年电池材料的全球市场规模约为50亿欧元。该公司的目标是,使销售额达到约5亿欧元,占全球份额的10%。其中约3.5亿欧元将通过亚太地区实现。该公司打算将来在亚太地区再新建一座电池材料工厂。

不过,与这个巨大的目标不符的是,巴斯夫在电池材料领域的影响力较低,2013年电池关联部分的销售额为5000万~1亿欧元。虽然不清楚详细情况,不过好像面向车载领域的并不太多。某电池材料企业的高管称,“基本没听说过车载电池采用巴斯夫材料的”。

巴斯夫电池业务,不断收购实现扩大

实际上,巴斯夫的电池材料业务是通过最近几年的收购才达到今天这种规模的。

该公司2012年才开始致力于电池材料业务。在组建电池材料专业团队的同时,一气呵成开始收购电池材料相关企业。

比如,2012年2月收购了美国大型镍氢电池材料厂商欧文尼克电池公司,另外还获得了德国默克的电解液业务。同年4月收购了在中国从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业务的诺莱特科技。2012年12月又向开发新一代电池的美国SionPower注资。虽然巴斯夫以前就拥有笔记本电脑电池中使用的正极材料技术,但一直到2012年11月才开始生产。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