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月,碰到了不少汽车经销商集团的投资人,大家对未来如何发展有不少困惑:4S店这种经营模式已经延续近20年,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再干下去好像不值当;互联网已经开始对4S店模式产生冲击,但在破坏一个旧世界的同时,也没有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即使最适合电商发展的二手车网站,也还在烧投资人的钱;汽车贸易园区这种“汽车+地产”的综合发展模式,在目前土地价格居高不下的时代,想找到一条新的商业发展路径也着实不易。在这个时节,汽车经销商集团最适合干什么?我给他们支了个招:大力发展汽车租赁。
在我的记忆里,汽车租赁在中国的市场化探索始于20年前,那时北京有几家著名的汽车租赁公司,如今日新概念、北方第一站、亚飞世纪通等。当时汽车租赁起步的背景是:厂家生产放量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上海大众、神龙富康等向国外学习,出击汽车租赁市场,为此给当时的汽车经销商许多优惠政策,如交付30%的资金后即可将汽车开回去经营,从事租赁业务,余款分期支付。然而,这几家汽车租赁公司经营几年后,都相继淡出了历史舞台。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汽车租赁需求不足。当时民营经济不发达,有能力租车的单位不多;中国消费者长期持有“宁愿买车也不租车”的心理,私人需求不旺;二、汽车降价幅度太大。汽车租赁公司的收入是租金加上二手车残值,支出是购车成本、维修保养成本和管理成本,新车价格一降好几万,二手车残值跌幅就更大,一般公司根本承受不了;三、骗车现象屡见不鲜。当时令汽车租赁公司最头痛的一个问题就是有人骗车,有些人用“合法手续”租车后开到周边河北、山西的县城低价出售,然后卷款携逃。一个公司如被骗几辆车,一年就白干了。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汽车租赁这个在国外特别火爆的行业,在国内遭到冷遇。就连当时在国际上赫赫有名的汽车租赁巨头——赫兹登陆北京市场苦撑几年后,也不得不铩羽而归。
20年转瞬即逝,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当初的一年销售不足150万辆到如今的近2200万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苦撑多年的汽车租赁行业终于迎来了春天。
在推动汽车租赁市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市场需求的变化。据了解,目前国内外企业,特别是外企、民企是长租的主力军。这些企业接受新生事物快,加上租车能减少一次性资金支出,租金也可计入成本,其用车不少采取租车方式。而普通消费者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经过多年使用汽车后发现,一辆车一般用上三五年都得换,算算这笔账,有时还不如租车划算。此外,二手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对汽车租赁起到了推动作用。近几年,二手车市场越来越火爆,作为“二手车制造工厂”的汽车租赁公司,其“生产”出来的二手车开始供不应求,出一批抢一批,大多能卖个好价钱。
与此同时,制约汽车租赁市场的因素也在不断减少。价格方面,现在车价的波动幅度越来越小,而且厂家对汽车租赁公司这种大客户有优惠政策,随着信用体系的建设、GPS等定位技术的发展和车辆管理的规范,骗车的现象越来越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汽车租赁市场的发展还装上了两个加速器,将其推入了快车道,开启了未来十年的黄金时代。
一是城市限购。汽车限购后,想用车的单位与个人一时不能买车,自然会将需求转移至汽车租赁公司。尽管各界呼吁,限购是“懒政”,不宜采用,但对于国内大多数没有为汽车社会快速到来做好充分准备的城市来说,还会相继采用,只是早晚而已。因此,有意开展汽车租赁业务的投资商,可以先下手为强。
二是融资租赁牌照开闸。汽车租赁公司拥有这张“准金融”牌照后,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融资,然后名正言顺地大规模开展“以租代售”业务,这将为汽车租赁市场注入强大的动力。
此外,可以预期的是公务车改革与移动互联的发展,也将成为汽车租赁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我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如果政策得当,加上各方面的努力,理应出现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最大的经销商集团、最大的二手车公司、最大的出租汽车公司和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能不能出现还难以预料,但后面这几个“最大”的出现应该还是有可能的。汽车经销商集团的投资人们,加紧努力吧。
最后说一句,由于大规模投资对一个企业来说不是一件小事,以上本人对汽车租赁市场的分析为一孔之见,因此在这里也得重复一下股票市场常说的那句话:“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作者系中国汽车报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