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雷锋网的报道,在MWC2014上,索尼推出了备受期待的新一代旗舰手机 Xperia Z2 ,去年推出的 Xperia Z1 为索尼争取到了不错的销量和口碑,今年Xperia Z2也就顺势成为了索尼的开年旗舰,但当发布会结束以后,这款产品并没有成为大红大紫的主角,尽管它继承了索尼一贯以来的优势和优质,但外媒给出的评价是,“它实在太过平庸了”。
这也是索尼帝国目前的写照,现任索尼首席指挥官平井一夫上任已将近两年,但至今我们并未看到索尼帝国真正复兴,尽管索尼仍然在各个领域推出了堪称中流砥柱的新品,但并没能帮助公司力挽狂澜。
在不久之前,平井一夫预计该公司本财年的亏损将达到11亿美元,这已经是过去四个月中第二次修整索尼业绩预期,而更新的消息是,索尼将出售旗下PC业务和VAIO品牌给日本投资基金JIP(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并裁掉5000名员工,同时将电视业务分拆成一个独立的实体部门——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喻示着索尼的寒冬并未过去。
One Sony
“One Sony”是平井一夫在2012年4月出任索尼CEO时提出的战略计划,那时索尼正深陷亏损的泥沼无法自拔,而在平井一夫的计划当中,从最开始VAIO笔记本业务员就被定义为“非核心业务”,索尼把公司的业务重点放在了数码影像、游戏以及移动业务上,而这也多少反应了整个Wintel生态联盟所面临的尴尬现象,特别是从2010年苹果公司推出iPad平板电脑以后,PC行业的颓势再也兜底不住。
事实上,尽管PC业务并不占据索尼收入比重过多的部分,但其巨额亏损仍令索尼头疼不已,由于日系厂商不具备成本优势,其盈亏平衡点较高,必须要有足够的销量才能保持平衡,但现在索尼甚至已经不具备改善的空间,而来自于上游英特尔超极本的尴尬设想,以及微软系统层级的创新枯竭,使得定位高端的VAIO品牌产品优势被进一步压缩,PC业务已经成为了索尼无法拯救的不良资产。
在索尼的核心业务中,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可以称之为是重中之重,但也有很长一段时间索尼移动并没有取得让人满意的成绩,在智能手机初期,索尼爱立信推出的产品一直保持在市场前列,但当其被全资收购并更名为索尼移动之后,其脚步却明显放缓了下来,竞争对手已经将硬件配置拉伸到了四核水平,但索尼仍旧固守着双核平台长达近一年时间,尽管近期索尼在移动端推出了不少足够优秀的产品,也帮助索尼实现了盈亏平衡,但在日本本土,近年来以索尼为代表的日本手机制造商惨遭iPhone的侵占,而在市场最大端的亚洲,索尼覆盖率十分低下,与之对应的则是在欧美市场上的进步和攀升,但由于这两个市场已经趋于成熟和饱和,因此留给索尼的空间也十分有限,截至2013年第二季度,索尼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只有2.2%,排在第五位,这显然不足以撑起索尼复苏的愿望。
虽然整个行业的重心都偏向了移动设备领域,但游戏业务却是索尼目前最为亮眼的存在。
PS4上市后的持续热销与任天堂的整体下坠呈现了十分鲜明的对比,而尽管目前PS4还不能为索尼带来利润,但随着成本的下降,以及更多市场特别是中国大陆市场对于游戏机的解禁,索尼的游戏业务存在着十分可观的未来,更重要的是,以游戏为首的内容资源,三星没有,苹果也没有,这也是未来索尼会重点押码的方向之一。
而数码影像业务则和PC市场一样,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尴尬与失落,由于智能手机的盛行,使得卡片机的市场逐年下降,这也已经是业界的共识之一,但智能手机影响的不只是卡片机,来自市场的数据显示单反和微单相机在欧美等成熟市场的需求量出现下滑,原因是用户对于产品成像质量已经趋于满足,而同时在更多场景下依赖于便携性占优的智能手机设备,另外,由于影像未来的提升将可预见性的缓慢和有限,加之高端产品销售的乏力,使得整个数码影像行业都处于阵痛当中。索尼一直以来都不是单反大厂,其广受好评的产品大部分也都是微单相机,但微单这种仅仅是在卡片机和单反中寻求了中心位置的产品也难逃尴尬的命运,一来是卡片机市场的逐渐缩小使得进入微单市场的企业越来越多,二来属于高端卡片机的市场仍然存在,升级有限价格却偏高的微单产品无法真正讨喜。也就是说,在这个低利润甚至是无利润却仍旧需要投入研发资金的市场,索尼也难以避免长期的拖累。
壮士断腕的沉痛也足够令人叹惋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应当尽快卖出亏损了十多年的电视业务,其实目前已经获得了进步和成果,上个季度其TV部门营业亏损所小至50亿日元,索尼把所有的赌注都下在了4K电视身上,这对一向精耕画质的索尼而言是得以体现长处的好机会,而除了对4K电视前景的寄托之外,PS4为首的游戏业务可能造成的协同效应以及其余配套方案也是索尼所赖以向往的,加之来自于中韩电视厂商成本上的优势所带来的强大竞争,索尼没有理由放弃电视,即便它与PC一样不是“核心业务”。
索尼是一家值得尊敬和警惕的公司,但长久以来,其内部过于分裂,其最大的内容优势从未被看作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随着对PC业务的清退以及对电视业务的独立,索尼将有更多设计、开发和营销资源用于其核心三大业务之上,这对扭亏为盈的实现大有裨益,但就目前看来,2014一整年时间恐怕索尼都将沉浸在改革与调整当中,家大业大的索尼虽然可以遮风挡雨,但壮士断腕的沉痛也足够令人叹惋。但不管怎么说,索尼的复兴之路总算有了征程的开始,就此契机未来获得新生也足够令人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