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在中国的戏码,在他结束了三天行程,踏上飞往美国洛杉矶航班的那一刻,才刚刚开始。除了中国的汽车企业争着与特斯拉扯上关系,一些地方政府也顺水推舟,大方地给马斯克人情大礼。
上海宣布,在2014年免费为特斯拉提供3000个纯电动车牌照。按照目前上海小车牌照9-12万元的单价算,上海政府将损失2.7亿元-3.6亿元的进账。
乍一看这是给特斯拉车主补贴,车主不用花钱买车牌了。但实际上受益最大的是特斯拉,从消费角度看,购车者买特斯拉,比卖一辆同等价位的传统车少支出了10万元左右。特斯拉获得的好处是,没有任何的降价,就可能拉动可观的市场,入账远远高于消费者。
中国地方政府放开对新能源汽车的牌照限制,其初衷之一是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希望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在未来能与欧美汽车强国抗衡。为此,中国政府可谓不遗余力推进已经长达6年。
限牌城市是中国汽车产业最重要的一线市场,也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最有可能率先被消费者接受的市场:消费者观念更开放;未来充电基础设施也最先完善;限牌本身是对新能源汽车的反推力。
特斯拉轻松进入上海,为外资品牌进入各市的扶持通道打开了窗口。巨大的危险就潜藏在背后,特斯拉可以,丰田、宝马、奔驰、大众、通用、日产、福特也可以,可能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全面放开。
而过往的教训是,自主品牌发展的艰难源于中国汽车市场放得太开,中国成为世界上汽车品牌最多、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状况时,不但被早早被放开,而且还有扶持的意味。
可以预想一下,接下来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唯一得到的眷顾,是中国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但这项补贴有退坡机制,迟早有一天会终结,而且这一天不会太远。外资品牌的纯电动车,只有中国市场足够开放,就可以通过巨头们强大的财力,来培育市场,击溃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这种推论并非没有道理,中国汽车企业整体水平目前无论在新能源技术水平、还是在投入和未来规划上,都无法和欧美国家车企巨头抗衡。加上传统车技术积累等劣势,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只有市场和政府扶持。
那么,上海为什么会轻而易举地放开市场?有人猜测上海觊觎特斯拉国产选址,想要特斯拉未来落户上海。这是没有根据的,马斯克很清晰地表态中短期内不会在中国生产。从特斯拉市场规模来看,马斯克没说假话。去年全球销量只有2.5万辆的特斯拉,离建设海外基地还很远。
真正的原因还得从政治思维上找。上海在这一轮新能源推广中,上报给中央的目标是2015年完成1.3万辆,而北京和深圳两个竞争城市则是2.5万辆,这让上海很没有面子,而且客观上也影响了中央相关部门对上海的看法。
但即使完成这个目标,上海依旧压力巨大。要知道,去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总量也只有1.2万辆。精明的上海官员私底下打算盘,如果每年特斯拉可以在上海卖3000辆,上海的推广目标就不再那么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