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对于雷军和小米而言,过去几年小米从互联网企业走上硬件不归路,相比小米手机的顺风顺水,这次重点打造的小米平板似乎命途不济。
国内安卓平板目前仍是个低迷的市场,可以说没有成功者。小米平板的性价比论调也没什么优势,雷军这次风险比手机大多了。但为什么布局,只能有一个解释,为了互联网的本质属性,小米必须完善生态链。
平板优势不似小米手机
7.9英寸视网膜屏、2048×1536分辨率、康宁大猩猩3玻璃、英伟达Tegra K1处理器、2GB内存、500万/800万像素前后摄像头、16小时视频播放时间……小米终于发布了外界期待已久的平板电脑。
尽管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惯用的“高配置、高性能”硬件参数被一一拿来与iPad mini做对比,但雷军不得不承认“苹果平板电脑价格已经很低,且给予竞争对手的空间不大”。
iPad mini 最低版本2888元,而雷军给出的MiPad售价分别为:16G版1499元,64G版1699元。
不难看出,相比iPhone居高不下的定价,苹果iPad走的是低端定价路线,一款大玩具只要不到3000元。即便是行业热点小米,1000元的价格优势可能根本不是用户最热衷的选择。如果对比安卓市场,小米平板电脑的价格在围观群众眼里甚至偏高。多数人认为,安卓平板电脑价格应该下探到千元左右。
在京东搜索“安卓”、“7.9英寸”等字眼,平板电脑价格基本在千元以内,即便提升到主流的“安卓10.1英寸”,除了三星,其他厂商的该配置平板电脑价格也只有2000元左右。
因此,不少人认为,小米平板电脑的问世更主要是用来满足小米粉丝的愿望—如同“果粉”,拥有完整的一套小米终端也是疯狂“米粉”的愿望,因此,在小米手机、红米手机、小米电视、小米路由器之后,最需要一款小米平板电脑补齐“整套概念”。
雷军承认是为了粉丝的呼声,但也不惧怕价格和市场质疑,按照他的说法,市面上没有一款好用的安卓平板电脑,因此,MiPad的定位就是“做最好用的平板电脑”,在同等价格的配置上无人能出其右。
至少目前来看,确实如此,在小米产品线越来越大、供应链厂商越来越多时,依附小米概念的公司更是充满渴求,一旦产能彻底理顺之后,小米对供应链的把控越来越具备话语权,而这对于小米生态的意义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平板市场仍处寒冬
“安卓平板电脑不好做,所以直到公司成立四年,暗自研发两年后才敢发布产品”,雷军不讳言这一举动的潜在挑战,除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苹果,安卓平板电脑市场特别是国产市场一直景气程度不足。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根据国际权威机构IDC一季度数据,苹果、三星分别以1640万部和1120万部平板电脑出货量领跑市场,排名第三的华硕季度出货量只有250万部,中国的联想以210万部排名第四。
有人说,安卓平板销量小恰恰说明了市场空间的巨大,但IDC的其他数据则表明,平板电脑的增长趋势也不容乐观。今年一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总量为5040万部,同比增长仅为3.9%,从去年一季度开始,平板电脑的增速经历过山车般地下滑,从超过100%的同比增长率,下降到如今的3.9%。预计今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的整体增长速度仍将有所放缓。
各大厂商发布的数据也能说明问题,今年一季度,苹果共售出1635万部iPad,同比下降约16%;微软Surface营收4.94亿美元,但成本开支达到5.39亿美元,成本大于营收处于亏损状态。
一个难以避免的尴尬露出真容,经过四年(以iPad问世为基准)的黄金发展期,定位仍旧偏重影音和游戏娱乐的平板电脑正遭遇成长的烦恼,大屏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的替代性越来越强,平板电脑逐渐沦为边缘性产品。
迟来的小米平板电脑、缓慢爬坡的平板市场集体进入行业低谷。产品不给力—市场不景气—企业的机会—浮躁的产品—市场不景气……这似乎成为一个扑朔迷离的死循环,而惟一的破局点,就是“做出最好的平板电脑”,甚至要超越iPad,这本质上也是苹果目前的困局,不然也不会发布小尺寸的平板电脑和塑料iPhone ,以低价搜刮市场。
雷军能不能破局,至少他希望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