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的营业收入从1400亿大降422亿元,降至977.45亿元,需要多长时间?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给出的答案是1年。4月28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2015年年报,公司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977.45亿元,同比下降29.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32亿元,同比下降11.46%;基本每股收益2.08元;并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15元(含税)。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对于未来发展规划,格力电器表示,将继续以空调产业为支柱,大力开拓发展新能源、生活电器、工业制品、模具、手机、自动化设备等新兴产业,将格力从单纯的家电制造企业向新能源行业及装备制造企业进行产业拓宽,打造成为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管理先进的国际一流企业,实现多元化稳健发展。
同时,公司将充分发挥大规模高水平的上游配套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以“转型升级共创绿色未来”为主题的下游产业链发展战略,通过垂直整合,发展了以新能源、通讯电子、资源再生等为主的下游产业链。此外,格力电器表示,受益于原材料价格相对稳定,公司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公司的净利润率由2014年的10.18%提升到12.55%,较上年提升了2.37个百分点。
那么,格力电器为啥会遭遇业绩“滑铁卢”呢?据界面新闻报道,在格力电器营收一年内大降422亿元的背后,既存在于主营业务过于集中和单一,空调业务早在前几年便遭遇发展的天花板,但是格力方面却一直向外界释放“空调业务”没有天花板的假信号,从而导致一大部分投资者被格力当时所营造的假象所迷惑。
同时还在于格力电器的多元化扩张之路过于缓慢。过去几年以来,董明珠一直以格力是一家专业化企业为营,并且表示格力就是做空调的。如今在主营业务频频遭遇天花板的背景下,格力电器才从去年开始开始加速新能源、生活电器、工业制品、模具、手机、自动化设备等新兴产业。
然而“主业单一遭遇天花板,多元化缓慢增长没亮点”,最终让格力电器也在市场上也让更多的商业合作伙伴遭遇发展的新迷茫。接下来的格力空调业务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失去了快速增长和发展的格力空调,又如何可以为其庞大的线下市场分销网络和商家带去稳定的收益和回报?
可以看到,在过去两年来格力已经“四面开花、八面出击”的多元化扩张业务中,冰箱、小家电,以及手机迟迟没有在市场上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也没有成为经销商可持续发展的新支撑和新轨道。
不过,在专业人士看来,去年空调市场的低迷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格力空调营收在一年内暴降近3成,这背后应该是格力电器掌门人董明珠借行业低迷时期“甩包袱”、“挤脓包”,将过去的持续大涨积累的压力释放掉,从而谋求在接下来的格力电器转型“轻装上阵”奠定基础。
实际上,所谓格力电器业绩糟糕是自我纵向对比,若放在中国家电行业的大盘子里横向对比,格力电器的业绩绝对值仍然是比较出色的。
比如,以格力空调营收占格力电器88%计算,则2015年格力空调实现营收约为860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找个参照物对比一下你就知道了,2015年,声称要做中国空调老三的志高控股,实现营收77.74亿元,不足格力空调的1/11;净利更是亏损高达6.9亿元,则完全没法和格力对比了。但是,若换个参照物对比,董明珠的心情可能就没那么好了。
2015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84亿,同比微跌2.28%;归母净利润127亿,同比增长21%;每股收益2.99元。分红预案是,每10股派现12元并转增5股,分红总额51亿元。格力电器在“营收”、“净利”、“营收增幅”、“净利增幅”四项关键指标上,全面、大幅落后美的集团。
但业内人士提醒,不能简单地看格力电器财报数据。该人士认为,不排除格力电器对2015年相关数据进行了人为干预的可能,“真实数据的确不能令人乐观,但尚不至于如此糟糕。”该人士表示。
人为干预2015年度数据的目的是什么?在于为2016年一季度业绩腾出较大的上升空间,以此提振资本市场的信心。问题在于:接下来二、三季度怎么办?业绩最终还是靠实力支撑的。
据一线经销商反映,格力空调2016年一季度实际销售情况仍旧不能令人乐观,库存居高不下,销售难以启动,前景令人担忧。此前,曾有经销商反映,2015年第四季度格力向渠道压货量仍然较大,由此看来,贯穿2015年全年的高库存及价格战,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格力的压货销售模式。
值得玩味的是,虽然业绩遭遇“滑铁卢”,但在格力电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了宁波普罗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290万股,为2015年新进股东。宁波普罗非投资公司,法人代表为何剑峰,公司间接股东就是美的投资和何亨健本人。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