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万向欲复兴菲斯科电动车 轿车资质成拦路虎

万向欲复兴菲斯科电动车 轿车资质成拦路虎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4 | 浏览:5346
文章顶部
摘要:要重启菲斯科的生产并不容易,万向不仅将为此付出高昂的成本,还将面临核心技术缺失的系列问题。

万向欲复兴菲斯科电动车 轿车资质成拦路虎

自2月14日以1.49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28亿元)的综合作价成功收购美国电动车制造商菲斯科后,4月7日晚间,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万向钱潮;000559,SZ)发布公告,进一步披露了上述事件进展。

据这份名为《关于公司控股股东万向集团公司收购美国菲斯科的进展公告》称:“万向集团公司收购美国菲斯科公司股权事宜,在美国的收购程序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万向集团公司已完成了对美国菲斯科公司的交割工作,现正在办理我国相关部门的审批,具体完成时间尚不确定。”

对此,万向方面认为,继去年收购美国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商A123系统公司后,此次完成对菲斯科的交割工作,标志着万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不过,有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由于尚未获得轿车资质,即便完成对菲斯科的收购,万向的“造车梦”短期内依然难以实现。

万向一波三折收购菲斯科

成立于2007年的菲斯科一度被认为是与特斯拉最“相似”的美国豪华电动汽车制造商,但不幸的是,特斯拉在美国甚至全球市场上“风生水起”的时候,菲斯科却因为核心技术不足和安全性遭质疑,而提前走向“衰落”。2012年,随着其电池供应商美国A123系统公司宣布破产,菲斯科旗下车型“卡玛”也被迫停产,后续产品被搁置。2013年11月,菲斯科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身处困境中的菲斯科让中国本土最大的零部件公司万向看到了希望。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有一个矢志不渝的梦想,那就是涉足整车制造。

1999年6月,万向电动汽车项目组筹建成立,随后确定了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2002年,万向成功研发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随后,第一辆电动轿车和电动公交车也被研制出来。从2004年开始,纯电动公交车在杭州投入示范运行。2009年,万向集团宣布投资13.65亿元,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和锂电池生产基地。

但鲁冠球仍不满于此,为了快速获取技术资源,万向集团同时展开一轮密集的海外并购。2010年5月,万向集团与专注于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业务的美国Ener1公司合资,首期投资3亿多美元,在杭州建立全自动化的电芯及电池系统生产基地。2013年1月,万向又以2.5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电池设备商A123系统公司。

上述动作之后,万向已经为其“造车梦”做好了系列配套准备,而能否成功收购菲斯科,成为其从零部件企业向整车厂商迈进的关键一步。

因此,在菲斯科刚一陷入困境的2012年,万向就开始与其接触,并表示“有兴趣以任何可能的方式,为菲斯科提供援助”。随后,为“竞购”菲斯科,万向又展开了与美籍华人王晓麟的绿色科技汽车(GTA)公司以及李泽楷控股的混合动力技术控股公司(HybridTech)之间的“角逐”。最终,在经过一波三折的谈判和拍卖后,万向集团以1.492亿美元的综合作价将菲斯科成功收入麾下。

计划复兴“卡玛”

虽然已经成功拿下菲斯科,但在业内人士看来,鲁冠球的“造车梦”短期内依然不可能实现。

首先,菲斯科本身在技术上并无过多优势,其核心技术几乎都掌握在供应商手中。独立汽车分析师田永秋认为,“比如底盘、混合动力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等均属于量子技术公司,而电池系统是由美国A123系统公司提供,生产则由芬兰的Valmet工厂代工。”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