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601727.SH)重组脚步加快。公告显示,上海电气向大股东——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电气总公司”)1元置出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重厂”)、通过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购买电气总公司63亿元资产、通过定向增发募集35亿元配套资金的资产重组方案,已经于4月28日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资产重组的审批程序至此已经走完。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历年财报发现,上重厂2012年以来已经连续四年亏损,亏损额度接近40亿元,上海电气此番向大股东1元置出上重厂是名副其实的“甩包袱”行动。与此同时,置入大股东价值63亿元的核电、输配电、环保等相关资产,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上海电气现有产业链的完整性。
但上海电气今后并非高枕无忧。花旗银行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内地新政停止审批燃煤发电设备建设许可,上海电气今年燃煤设备预计将减少相当于去年全年41%的订单。火电设备是上海电气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另外,历年财报显示,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电设备公司”)是该公司旗下仅次于上重厂的亏损“重灾区”,亦是连亏四年,新能源正是上海电气未来发力的重要方向。
甩掉亏损包袱
刚刚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上海电气2016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50.68亿元,同比下滑6.46%;实现净利润4.69亿元,同比下滑27.92%,上海电气由此开始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的趋势。
上海电气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并未披露旗下各子公司的业绩数据,但历年财报显示,上重厂和风电设备公司一直是最影响该公司业绩表现的两大业务板块。
2012年至2015年,上海电气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770.77亿元、792.15亿元、767.85亿元、792.15亿元,整体上小幅增长;净利润分别为27.21亿元、24.63亿元、25.54亿元、21.19亿元,整体上处于一个加速下滑的趋势。
其中,上重厂最近四年的亏损额度分别达到9.88亿元、11.74亿元、8.43亿元、8.30亿元;除2013年没有披露具体数据外,风电设备公司亏损额度分别达到5.51亿元、2.67亿元、2.30亿元。显然,上重厂和风电设备公司就是拖累上海电气业绩表现特别是盈利表现的主要原因。
不过,上海电气对待这两大亏损“重灾区”的策略并不相同。该公司于2015年12月5日发布资产重组预案,计划向电气总公司置出资产评估值为-1.85亿元的上重厂,交易价格为1元。但重组预案并不包括同样连年亏损的风电设备公司。
同时,“剥离上重厂,也只是将上重厂的亏损包袱置出,并不意味着公司会放弃上重厂核心资产。”上海电气方面表示,“上重厂有一些大型铸锻件业务与核电领域的核岛设备制造有关,还有一些研磨业务是与火电配套设备有关,公司2015年8月成立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上海电气上重研磨特装有限公司,就是为了承接上重厂的铸锻和研磨两项业务。”
“上重厂是重型矿山及水泥设备、大型铸锻件制造商,过去几年由于行业低迷,上重厂出现了每年亏损8亿~10亿元的状况,成为上海电气盈利表现的主要拖累。”一位券商分析人士预计,在不放弃核心资产的情况下,甩掉连续亏损的“负资产”上重厂,将使上海电气每年可以增加盈利规模6亿~7亿元。
物业溢价置入受质疑
在“甩包袱”的同时,上海电气计划将电气总公司持有的上海电气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实业”)100%股权、上海电装燃油喷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装”)61%股权、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鼓公司”)100%股权、上海轨道设备有限公司14.97%股权以及置入资产中的相关物业纳入囊中。
其中,置入资产中股权类资产与置出的上重厂存在34亿元差价,置入资产中的目标物业作价为29.16亿元,上海电气计划以每股10.41元的价格向电气总公司发行6.068亿新股的方式支付。
为何选择置入上述资产?上海电气方面表示,电气实业原本是电气总公司的股权投资管理平台,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等全球性巨头存在合作关系,在家用空调、海洋石油钻井消耗性设备等领域完成布局,还开始筹划进入生物质能源、水处理等新兴领域,置入电气实业一方面有利于上海电气将旗下原有中小股权集中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电气实业将合作方的技术、产品与上海电气现有产品和业务融合。
另外,置入上海电装和上鼓公司,分别是为了让上海电装与上海电气长期积累的发电机组研发和经验融合,以分布式能源为突破口,打造上海电气的核心产业;让上鼓公司在四代核电技术领域的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与上海电气的高温气冷金属堆内构件、压力容器融合,形成核电成套设备供货能力。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