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中国顶尖理工科大学的毕业生,也是国内某上市公司的首位美国市场的开拓者;他初入电子行业,只是为苹果公司做代工生产配套产品;如今的他,创立了自己品牌的移动电源和智能手机背夹电源产品,完成了从为苹果做供应商到在全球苹果专卖店及70多个国家数以万计的零售店拥有自己研发的产品货架的完美蜕变。
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并致力于推广手机配件智能化的人。他做公司首先是为了一种理想,其次才是商业上的追求。所以,无论是做代工还是做自己的品牌,他都力求做到极致。
他就是黄嘉曦,全球移动电源领导品牌mophie的创始人、CEO。这个有着三个孩子的父亲,凭借自己对市场需求敏锐的认识,精准独到的产品创意和精益求精的人生态度书写了一个华人在美国成功创立消费电子品牌的精彩故事。
4月27日中国电池网(微号:mybattery)创始人于清教在深圳独家对话专程从美国赶到国内出席第三届(2013)中国电池行业年度人物暨首届(2013-2014)中国移动电源行业年度品牌/创新/人物/供应商颁奖论坛的黄嘉曦。正如黄嘉曦所言,做公司首先是为了一种理想,其次才是商业上的追求。在中国移动电源行业目前的市场竞争格局下,如何实现从加工、制造到创造,如何实现从代工配套到创建品牌,如何在互联网新时代形势下实现品质制造、品牌制造、卓越制造,mophie与黄嘉曦的理念和追求值得我们思考并践行。
创业之路
于清教:你为什么选择了移动电源这个行业?在美国创业的路上遇到哪些困难?怎么克服的?
黄嘉曦:我1994毕业于西安交大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毕业后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本想在去研究生院报到前,到广州的一个音箱制造厂家做电子工程师积累一些实践经验再去读研。没想到后来就被调去做了销售并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我发现有工程师背景的销售人员有个优势,就是可以让客户更深入地了解到产品的性能,也能够及时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对产品设计提出调整建议,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销售洽谈的效率。一年多后,公司对我的表现很满意,有意派我到美国开子公司,开拓美国市场。于是24岁的我和一个同事带着公司22万美元的投资,以跨国公司经理的身份来到美国。我记得,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坐飞机。
那时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给品牌公司做OEM的工厂。到美国后,我和同事没日没夜地跑展会,打电话,见客户,从零开始,慢慢与苹果、惠普、戴尔及一些知名的专业音响公司有了合作。十年后,当我离开时,公司在美国市场已有超过5千万美元(约3亿人民币)的营业额,并且仍在增长。
我们从2002年苹果推出iPod后开始做配套音响。那时的设计是把一个移动电源内置到音箱中。那个时候市场上的音箱还没有使用锂电池的,都是一次电池或者是直接插电源。我们使用移动电源就使得音箱体积变得很小,可以挂在墙上。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移动电源这个行业。
2006年,我和一个美国同事开始合伙创业。创业初期的艰难自不必说。但我们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做一个优质品牌的目标。虽然我们头几年营业额非常小,但我们始终坚持把品质做到首位,不走低价路线,没有准备好就绝不为盈利而匆忙推出产品,而且一个产品出来后在两三年内绝不会降价。这样的理念一度让我们财务状况非常紧张,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甚至有拿到订单却没有足够的钱从供应商买货而只好向亲戚朋友个人借钱周转的时候。但我们的坚持最终有了回报,那就是,尽管我们几乎没有做任何传统意义上广告,mophie的高端优质的品牌形象还是逐步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起来。
2007 年,在苹果iPhone取得巨大成功后,我从这款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但耗电快的特点上看到了便携式电源的市场需求。在不懈的努力下,终于研发出市场上第一款背夹式充电保护套(mophie juice pack)。由于市场定位准确,这款产品迅速热卖。从那以后,公司销售额和市占率逐年高速增长。而我们秉承创业初期的宗旨,以创新、优质、时尚作为我们品牌的重要核心价值,不断推出新产品,终于奠定了今天在全球智能手机移动电源行业中领导品牌的地位。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