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的鲁冠球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常人难以忍受的风险。企业的重大转折有时会比预想的要更加让人疯狂,特别是对一个年近七十却带有冒险气质的企业家来说。
5月20日,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公开表示:“会把万向挣到的每一分收入都用来制造电动车,会大量烧钱,直到成功,或者万向崩盘为止。”
措辞如此激昂想必与鲁冠球“说到做到”的性格是分不开的。鲁冠球带领万向从一个小乡镇企业发展成国内最大民营企业之一,不仅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集团,也是一家旗下包括农业、财务投资等板块的综合性集团。
不过,鲁冠球的“造车梦”从未泯灭过:“我不造汽车,我儿子也要造”。
造车历程
鲁冠球选择的切入点是其有一定优势资源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同时这也是政府部门扶持的方向。
1985年,鲁冠球参观通用底特律工厂,当眼见一分钟内多辆汽车陆续从生产线下线的场景后,他内心中渴望“造车”的小火苗从此被点燃。
1999年6月,万向电动汽车项目组筹建成立,随后就确定了“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布局。
2002年,万向自主知识产权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相继研发成功,第一辆电动轿车、电动公交车也随之研制出来。从2004年开始,纯电动公交车在杭州环西湖旅游线路投入示范运行。自2008年以来,先后有纯电动电力服务车、电力工程车等4款车型通过国家车辆产品公告试验,正式获准上牌。
2009年4月是万向集团造车历程的转折点,万向集团宣布投资13.65亿元,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和锂电池生产基地。
为了快速获取技术资源,万向集团同时展开一轮密集的海外并购。
2010年5月,万向集团与专注于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业务的美国Ener1公司合资,首期投资3亿多美元,在杭州建立全自动化的电芯及电池系统生产基地。
2013年1月,万向集团以2.56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新能源电池制造商A123公司,进一步完善了万向集团的电池产业链条布局。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