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提升碳酸锂产能不足已经成为行业内各方关注的焦点,政府已经设立支持资金,通过帮助企业改良生产工艺等方式提高我国盐湖提锂的产能,扩大本土碳酸锂的产量。
笔者认为,解决我国碳酸锂供应缺口,不能只靠本土产量提升,应当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采取适度进口与自主生产相结合的方式,将我国本土碳酸锂产量占消耗量的比例调整到一个合理范围内,从而改善我国锂资源的原材料供给结构。
改善我国锂资源的供给结构有助于保证国家战略资源供给安全。有资料显示,2025年我国各类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750万辆,据估算,届时我国仅新能源汽车所需电池级碳酸锂就将高达17万吨。与此同时,储能、核电与军工等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也对锂资源有较大的需求。
锂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需要一定的储备矿藏,以便应对未来突发情况下的需求。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应对石油危机通过的《能源政策和节能法》,严控美国本土石油产量与出口量,保证美国的能源安全便是一个鲜活案例。这种政策与思路值得我国在锂资源的调控与利用上参考借鉴。
今年年初的厄尔尼诺现象极大地阻碍了南美洲盐湖提锂的生产与运输工作,导致我国碳酸锂价格再创新高。如果我国能够丰富锂资源的供给渠道,扩大本土产量的同时从更多锂资源产地进口从而分散风险,那么国内碳酸锂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将得到加强,减少国际锂资源价格波动带来的经济损失。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