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分析 > 新能源车企补贴急需立规矩 政策反思纠偏势在必行

新能源车企补贴急需立规矩 政策反思纠偏势在必行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分析 | 时间:2016-09-24 | 浏览:6971
文章顶部
摘要:当下的车企骗补涉及了相当一部分主流车企,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谓恶劣,补贴政策的反思、纠偏势在必行。

新能源车企补贴急需立规矩 政策反思纠偏势在必行

当下的车企骗补涉及了相当一部分主流车企,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谓恶劣,补贴政策的反思、纠偏势在必行。

车企骗补现象持续发酵。车企骗补已成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一大乱象,9月8日,财政部正式对外公布了五家严重骗补企业名单,此外,一份涉及93家新能源企、其中21家明确存在骗补行为的名单也在近期广为流传,涉及骗补金额高达92.7亿。

相关部门对于骗补现象的重视,以及上述令人诧异的统计数据,都显示了骗补现象的严重程度。政府在当下应该及时亡羊补牢,为车企补贴立规矩,规范一些存在漏洞的环节,避免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骗补产业”。

车企的骗补手法之多,显示了当下的补贴政策存在诸多漏洞。相关调查和报道显示,车企骗补的手法至少有四种,一是有牌无车,车管所未对实车进行审核便发放牌照,相关企业利用牌照数量申请补贴;二是有车缺电,电池少装甚至不装;三是标示不符,虚标、虚报产品性能;四是车辆闲置,车企的关联方及经销商利用限制车辆拿补贴。这些骗补手法,都还只是被曝光较多的。

漏洞所处的环节不同,骗补行为的责任主体也有所差异。补贴政策若立新规,切实达到亡羊补牢的效果,应该从规范相关责任主体方面入手。比如,“有牌无车”的责任主体明显在车管所,这其间不仅存在懒政问题,更有可能存在权力寻租,即车管所明知上牌申请数量和车辆的实际数量不符,仍予以忽视。调查显示,在所有的骗补问题中,“有牌无车”的问题是最明显、也最严重的。

其次,补贴金额过高的问题也须得到重视。一直以来,行业专家对于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多有意见,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认为补贴额度过高。与此同时,对车企等补贴享受者的要求却很低,这就造成了车企吃大锅饭、产业资本一哄而上的现象。从事实来看,目前部分电动汽车的补贴金额不仅超过了电池的生产成本,甚至可以超过整车的生产成本。由此可见,即便现行的补贴政策执行到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金额也是过高的,其中的油水之大,也导致了骗补在业内的疯狂滋长。

补贴金额过高,最明显的负面反映是车企可以通过关联交易骗补。现行补贴政策规定,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在150-200公里区间国家补贴4.5万元,在250公里以上补贴5.5万。而目前,一些车企通过生产低成本的微型车,在满足续航里程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将生产成本拉到补贴额度之下。这样一来,车本身的质量、其他参数能否达标就不再重要,因为车企通过简单的关联交易、左手倒右手,而不必真正把车卖出去,就能通过申请补贴赚取其中的差价。

轻易否定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可取,然而,当下的车企骗补涉及了相当一部分主流车企,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谓恶劣,补贴政策的反思、纠偏势在必行。尤其要认识到,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合理的补贴政策必须是补贴和要求相匹配的,否则补贴政策只会弱化市场竞争,这对产业的长远发展显然有害无益。杨国英(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