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市场调研公司IDC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总量为5040万部,同比增长仅为3.9%,预计2014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的整体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
2010年,iPad问世,开启了平板电脑时代。随着iPad的日益火爆,三星、微软、亚马逊等纷纷跟进,推出平板电脑产品,平板电脑的增长速度近乎疯狂。但如今,平板电脑似乎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的年代。
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数据与IDC略有不同: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平板电脑销量增长19%,但依旧远远低于上年同期的83%,以及2011年、2012年同期超过100%的增长率。
此外,各大厂商公布的最新数据,同样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今年第一季度,苹果共售出1635万部iPad,同比下降约16%;微软Surface营收4.94亿美元,但成本开支达到5.39亿美元,已经问世18个月的Surface,还是一项亏钱的业务;亚马逊没有披露Kindle系列平板电脑的销量,但市场研究公司估计,亚马逊没有能提高平板电脑市场份额。
一系列现象都说明,平板电脑的市场增长遇到了阻力。
用户兴趣渐失
市场研究机构Kantar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日本和美国的平板电脑渗透率分别为18%和37%。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也在报告中指出,去年年底,全球6%的人口拥有平板电脑。从数据可以看出,平板电脑市场距饱和阶段(即渗透率达到90%以上)仍有一定差距,如果按照智能手机发展的规律来看,平板电脑依旧拥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但从增速来看,消费者对平板电脑的兴趣正在渐渐丧失。
从现在平板电脑的功能来看,已经步了智能手机的后尘,即更多是在硬件方面寻求改进、升级,少有iPad刚刚问世时的那种惊艳,功能的原地踏步以及和智能手机高度的重合,令消费者对平板电脑的狂热,开始趋于理智。
谁在“革”平板电脑的命
风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分析师本尼迪克特·埃文斯一针见血地指出:随着智能手机体积变大和功能变强劲,人们对花上几百美元去购买一台平板电脑的兴趣在减少。消费者正在乐于使用自己的iPhone或三星的Galaxy智能手机上网、玩游戏或收发电子邮件,并且这种趋势随着手机显示屏尺寸变大将可能继续保持下去。
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794亿部,同比增长29%,其中超过1/3的设备采用5英寸或更大的显示屏,大屏幕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幅达369%,远高于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增长速度。Canalys预测,5英寸或更大屏幕的智能手机在2014年的增长率将可达360%。
2011年,三星发布了第一代Galaxy Note,开启了大屏手机的先河。随着语音通话的减少,购物、玩游戏、看视频成为手机的主要用途,Galaxy Note的出现,为消费者带来了跟平板电脑几乎一样的体验。虽然Galaxy Note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便携性为代价的,但在ABI Research分析师Joshua Flood看来,用户已经意识到,5英寸左右的智能手机其实并不太笨重。事实也证明,集合了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双重优势的Galaxy Note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