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增长时代,谁能在困境中脱颖而出、成为车市的引领者?随着近日国内汽车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的相继出炉,各家车企的市场表现和经营业绩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往年相比,今年车企之间的业绩分化更为明显。苦乐不均的背后,也意味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汽车业开始进入淘汰赛。
上汽、长城和吉利是最后的赢家。报告显示,2012年上海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4784.32亿元,同比增长10.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52亿元,同比增长2.62%,虽然同比增幅不大,但基数大,还是足够让人艳羡。出色业绩的背后,是上汽去年整体市场表现优异:整车共销售449万辆,同比增长12%;其中乘用车298.3万辆,同比增长12.5%;商用车150.7万辆,同比增长10.8%。
如果说上汽胜在“盘子大”的话,那么长城则胜在找准方向。在SUV市场整体火爆的情况下,去年长城哈弗系列累计销量28万辆,增幅高达90%。得益于哈弗的快速增长,去年长城汽车整体销售达62万辆,成为自主品牌的闪亮新星。同时,在经营业绩上,去年长城汽车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6%,达56.92亿元;营业收入增长43.4%,达431.6亿元。
同样表现出色的还有吉利汽车。财报显示,2012年吉利汽车实现总收入246.3亿元,同比增长17%;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32%。可以说,在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之后,吉利已经成功变身资本运作高手。在四处扩张的同时,吉利也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2012年,吉利汽车共计销售48.3万辆,同比增加15%;其中,国内市场共销售38.2万辆汽车,与去年基本持平;海外市场销售超过10万辆,同比上升157%。吉利汽车表示,得益于新车效应与出口业务的持续增长,公司对2013年的销售预期进一步上调:2013年,吉利汽车的销量目标为56万辆,较2012年上升16%。
相比之下,同样销售不错的比亚迪并没有在利润上取得双丰收。2012年,比亚迪的总营业收入为468.54亿元,同比下滑4.04%;其中,汽车业务收入微增3.11%,至246.45亿元。全年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94.12%,仅为8100万元。业内人士分析,比亚迪的利润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太阳能业务亏损的拖累,同时单车利润低。但比亚迪在新能源方面的投入并不是做无用功,随着环境保护日益迫在眉睫,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很有可能后发制人。出现暂时的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自己的发力点。
这也是一些自主品牌苦恼的地方。产品做出来了,却不知道与别人相比,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永远处于跟随者的位置,却不知道如何去超越,随着竞争的激烈,就容易被市场所抛弃。早在去年年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就曾预测,自主品牌的困境在未来的两到三年里都很难改观,今后3到5年内可能一半左右的自主品牌汽车无法存活。
虽然这一预测有些太过悲观,但优胜劣汰肯定是自主品牌的必由之路。在2012年的财报中,包括江铃汽车、力帆股份、中国重汽、金杯汽车、东风汽车和安凯汽车等在内的车企净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的下滑。其中,中国重汽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4647万元,同比下滑超过87%,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888万元,同比下滑102%。此外,金杯汽车201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只有534万元,同比下滑76.04%,2012年资产负债率高达91.35%。
商用车集体下滑,主要是受去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值得注意的是,受“3·15”央视曝光江淮同悦汽车钢板锈蚀因素的影响,江淮汽车将年报推迟至3月30日发布,并将召回成本计入2012年年报中。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江淮实现营业总收入291.28亿元,同比下降6.1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95亿元,同比下降20.31%。其中,召回费用约为1.48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今年车企之间的差距还将继续拉大。也许用不了几年时间,自主品牌中既会出现跻身国际前列的优秀品牌,也会有一些品牌被淘汰出局。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