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在北京庄严气派的国家会议中心,一位名叫雷军的科技业老将走上讲台,面对台下上千名热情的粉丝和大批新闻媒体。
这样的场景如今随处可见;而且跟许多科技界大佬一样,雷军的演讲中不时穿插着他的公司——移动设备制造商小米——最近取得的一些成绩。销量一直高于预期;超过5000万人使用该公司的MIUI操作系统。然后,他开始发布新产品,包括一款可以借助应用程序控制的智能电视,还有一款采用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名为小米平板。
这款平板的外壳有五种颜色,价格比苹果的iPad mini便宜很多。“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苹果感到一点压力。”雷军说。
每发布一个新产品,台下的热烈反应都如同世界杯上打入一粒进球。它们的硬件确实华丽——小米电视拥有最新的高清显示屏,平板电脑则率先采用了芯片制造商Nvidia最新款的处理器。但雷军在此传递出了另一个更强烈的信号。他实际上花了一个小时展示一个历史性时刻:中国首次拥有了消费者真正渴求的本土科技品牌。
活动结束后,米粉(小米粉丝的昵称)们在北京的雾霾中三五成群,或用他们的小米手机自拍,或挥舞着小米的标识,也有的在交流对新产品的印象。有些米粉甚至赶了15个小时的路来参会。今年28岁的袁志(音)坐了7个小时的火车从山东赶过来,他自豪地展示着他的小米手机,一款经济实惠的红米机型。他很喜欢这款手机,因为它简单易用。袁志说,雷军“能够理解我们的想法,他知道米粉们想要什么”。
小米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科技企业之一,根据研究机构Canalys的数据,小米如今已是全球第六大、中国第三大手机制造商,在中国市场仅次于三星电子和联想集团。小米最近的增长令人印象深刻,而它的潜力更加巨大。该公司表示,2013年共卖出1870万部智能手机,几乎全部是通过该公司自己的网站售出,带来了50亿美元的收入。今年早些时候,雷军设定了2014年销售4000万部智能手机的内部目标,后来又提高到6000万部。在去年8月份的一轮融资中,风险投资公司对小米给出了100亿美元的估值,与已有30年历史的联想集团、硅谷新宠Dropbox和Airbnb等公司等量齐观。与此同时,小米已经把产品触角从智能手机扩展到平板电脑、大屏幕高清电视、机顶盒、家庭路由器、手机套和移动电源,还有16美元一个的毛绒玩偶:戴着五角星中国军帽的小米公司吉祥物米兔。
尽管小米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带有明显效仿苹果和三星产品的痕迹,但并非简单克隆。小米的旗舰产品小米3手机相当轻薄(厚8.1毫米),有着漂亮的曲线设计。色彩惊艳的LG显示屏和高性能的高通处理器,让这款手机拥有与其他高端手机一样的零部件。它运行的是小米自己改进的Android操作系统MIUI,每周末的定期更新往往融汇了来自用户的建议和想法。该系统颇受欢迎的一个功能,最初就是用户在小米网上论坛里建议的:小米3手机用户按住电源键5秒钟,就能激活手电筒功能,并关闭耗电的显示屏。“通常情况下,中国企业已退出山寨状态。”移动行业战略顾问切坦·夏尔玛(Chetan Sharma)说,“雷军立志打造一个中国品牌,直面挑战这个行业的大佬们。”
小米公司的真正创新是它的商业模式。它通过网络销售,从不建实体店,并且摒弃了传统的广告,营销开支只占总收入的大约1%。(相比之下,三星的营销投入占到5.4%。)该公司借助中国的社交网络微博和微信,此外,作为民族科技英雄,雷军也获得了一些免费的媒体宣传。小米在营销方面省下来的钱让它可以购买顶级元器件,同时降低零售价格。小米3手机售价1699元人民币(约270美元),而iPhone 5s在中国的最低售价都是它的两倍多。不管是小米3还是任何一款小米手机,只要你有幸买到,都会非常划算——最新型号总是会销售一空。
小米公司采用分批销售策略,每批通常投放大约10万部。该公司的宣传说,第一批小米3上市后,只用了86秒就全部卖光。这简直是科技产品里的Air Jordan品牌。
雷军的最新目标是把小米带出中国,进入巴西、墨西哥、俄罗斯、土耳其、印度和5个东南亚国家。“这里的创意经济在继续发展,创业大潮涌动,我们的创新能力正在提升。”雷军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这是大势所趋,中国的科技公司正在走向世界。”雷军1969年出生于湖北仙桃。他说,他的家是当地一个普通家庭。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1987年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大一的时候,他在图书馆看到了《硅谷之火》一书的中译本。这本书讲述了美国科技产业的开创性历史以及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等人的早期职业生涯。这本书令他深受启发。他仅用两年时间就拿到了学位,之后加入了金山软件公司。那时,位于北京的金山软件只是一家开发销售办公软件的小公司,而它的产品明显是在模仿微软的办公软件。
到北京打工的外地人通常要比本地人更加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的价值。雷军也不例外,几乎是连轴转。5年后,他被任命为金山软件首席执行官,与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一起管理金山软件。在1990年代末的报纸中,雷军被称为中关村的“劳模”。
那段日子并不轻松。金山公司成立早期,一直面临破产威胁;市场上,盗版的金山产品非常猖獗,而它的文字处理软件WPS又直接遭遇微软的Word软件。在这10年中,雷军努力寻找更加安全的业务领域,带领金山公司开发视频游戏和安全软件。
雷军最终在2007年将金山软件上市,在香港交易所融资9900万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公司网络游戏业务的强劲收入。当时,该公司市值仅4亿美元。两个月后,他从金山辞职。
国内媒体称,雷军辞职是因为健康问题,但朋友们说,他只是厌倦了。一群更年轻的企业家,如阿里巴巴集团的马云、腾讯控股的马化腾以及百度的李彦宏,都已建立了规模更大的互联网帝国,他们是中国科技领域真正的明星。“(雷军)不缺钱,但他缺名望。”小米的投资者、天使投资人Robin Chan说,“他那时不像现在这样,在人们心中能够与马云和马化腾相提并论。这是他努力的动力。”
离开金山之后,雷军成立了自己的创投基金,主要投资移动、社交网络和电商公司。2007年,他投资了网上服装和家居用品零售商凡客诚品。2011年,由于货品大量积压,该公司几乎倒闭。“雷军从中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不要被库存害了。”在凡客和小米均有投资的风险投资家童士豪说。
